[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底涂刷胶的工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3249.9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6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吕龙;王强;陈佶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6B11/00 | 分类号: | A46B11/00;A46B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程茗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挡风玻璃 涂刷 工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底涂刷胶的工装结构,包括底涂瓶,所述底涂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部开设有外螺纹槽,所述连接头的外部套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限位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瓶盖。该汽车前挡风玻璃底涂刷胶的工装结构,通过底涂瓶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内部开设有出液孔,便于底涂瓶内部的底涂剂通过连接头排出底涂瓶的内部,通过连接头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槽和限位块,瓶盖通过内螺纹槽与连接头螺纹连接,便于限位块通过瓶盖与连接头的螺纹连接固定在两者之间,同时便于快速拆卸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底涂刷胶的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轿车外型的发展与玻璃工艺的发展息息相关,早在40多年前,轿车前挡风玻璃已经采用单件式弯曲挡风玻璃,并逐渐抛弃了平面型的挡风玻璃,今天的轿车挡风玻璃一般都做成整体一幅式的大曲面型,上下左右都有一定的弧度,这种曲面玻璃不论从加工过程还是从装嵌的配合来看,都是一种技术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因为它涉及到车型、强度、隔热和装配等诸多问题。
目前汽车前挡风玻璃总成底涂一般采用机器人或人工涂刷,当采用人工涂刷方式时,常见的操作是使用毛刷或海绵头刷蘸底涂剂涂抹在车身前挡粘贴钣金面上,底涂剂一般为黑色,如果操作不慎,毛刷头携带底涂剂在涂刷时会误刷到汽车A柱或顶盖等外观面上,需要返工擦拭干净,并且需要专用活化剂擦拭,产生额外动作,对目前流水线生产的汽车而言,影响汽车前挡风玻璃的装配节拍效率和操作人员的抱怨,另外,上述工装在使用后如放置时间超过10min,底涂剂即会干结,导致刷子整体报废,也会产生较高成本损耗,故而提出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底涂刷胶的工装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底涂刷胶的工装结构,具备使用方便和节约成本等优点,解决了底涂剂一般为黑色,如果操作不慎,毛刷头携带底涂剂在涂刷时会误刷到汽车A柱或顶盖等外观面上,需要返工擦拭干净,并且需要专用活化剂擦拭,产生额外动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使用方便和节约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底涂刷胶的工装结构,包括底涂瓶,所述底涂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部开设有外螺纹槽,所述连接头的外部套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限位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槽,所述瓶盖的底部开设有渗液孔,所述瓶盖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刷头。
优选的,所述底涂瓶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连接头的内部开设有出液孔。
优选的,所述贯穿孔的直径大于连接头的直径,所述限位块通过贯穿孔套装在连接头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内螺纹槽与外螺纹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瓶盖通过内螺纹槽和外螺纹槽与连接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通过瓶盖与底涂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限位凸筋。
优选的,所述刷头为疏松海绵结构,且刷头套装在瓶盖的底部,与渗液孔活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底涂刷胶的工装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32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