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自抖灰炉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3758.1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9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军生 |
主分类号: | F23H9/04 | 分类号: | F23H9/04;F23H15/00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2 | 代理人: | 周英华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抖灰炉排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式自抖灰炉排属于锅炉设备领域,是由基座、圆形炉排底座和炉排横梁构成,基座上开有落灰圆孔,是在落灰圆孔环周的基座上设有三个以上的托轮槽,托轮槽内均安装有托轮,圆形炉排底座座于托轮上,圆形炉排底座下部外环周安装着环形齿带、环形齿带与固定在基座上的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齿轮相啮合,变速箱与固定在基座上的减速电机传动连接;圆形炉排底座的上口等间距排列着三个以上的炉排横梁,炉排横梁下表面中部均固定着耳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式自抖灰炉排,结构设计新颖、控制简单、运行稳定,机械故障率高,通过旋转实现自抖灰、解决生物质秸秆锅炉上料不均与的问题,除灰的同时增加空气流动,使得燃烧更加充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自抖灰炉排。
背景技术
锅炉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较为常见的设备之一,应用于工业生产以及生活集体供暖采暖中,现有的锅炉内的炉排采用固定式结构,所有的炉排横梁固定在圆盘上,呈一个整体,工作过程中炉排静止不动,其弊端是无法自动除灰,通常为人工操作完成;另外,由于其固定不动,导致上料不到位、不均匀、燃烧不充分、耗电高,机械故障率高,料体和燃烧产生的炉灰堆积在入料口附近,尤其是采用生物质秸秆为燃料的锅炉,炉灰量大,不及时清理阻碍空气流动,影响燃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旋转式自抖灰炉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式自抖灰炉排,是由基座、圆形炉排底座和炉排横梁构成,所述的基座上开有落灰圆孔,是在落灰圆孔环周的基座上设有三个以上的托轮槽,托轮槽内均安装有托轮,圆形炉排底座座于托轮上,圆形炉排底座下部外环周安装着环形齿带、环形齿带与固定在基座上的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齿轮相啮合,变速箱与固定在基座上的减速电机传动连接;圆形炉排底座的上口等间距排列着三个以上的炉排横梁,炉排横梁下表面中部均固定着耳板,所述的耳板均与连杆铰接,在其中一个炉排横梁下表面的一端固定着摆臂,落灰圆孔内固定有摆臂挡板, 摆臂的长度大于炉排横梁下表面至摆臂挡板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圆形炉排底座的顶端内侧均设有与炉排横梁端部一一对应的弧形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炉排横梁的两端头的截面为半圆形、其中间段截面为方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圆形炉排底座下方的基座上设有落灰圆孔,横向摆臂挡板固定在落灰圆孔的内壁上,基座上均布固定着矗立的支撑臂,支撑臂上固定着炉体安装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圆形炉排底座的下部外侧有向外凸出的环形散沿,环形散沿的下表面座于托轮上,环形散沿与托轮相抵处设有环形滚动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间炉排横梁一端的下表面固定着摆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基座上的托轮槽上下贯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式自抖灰炉排,结构设计新颖、控制简单、运行稳定,机械故障率低,通过旋转实现自动抖灰、解决生物质秸秆锅炉上料不均的问题,通过自身旋转的动力带动炉排抖动,在除灰的同时增加空气流动,使得燃烧更加充分,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炉排底座及炉排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炉排横梁端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式自抖灰炉排,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军生,未经刘军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3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电池包
- 下一篇:带有防护机构的锯片出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