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浅表真菌取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4240.X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3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澍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使用 浅表 真菌 取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浅表真菌取材器,其包括有取材器主体,取材器主体为硬质塑胶结构,取材器主体包括有呈直杆形状的手柄,手柄的前端部设置有取材刀头,手柄与取材刀头为一体结构;取材刀头设置有朝下凸出延伸且呈楔形形状的刮取部,刮取部与取材刀头为一体结构;取材刀头的前端面设置有朝前凸出延伸的尖刺,尖刺与取材刀头为一体结构;取材刀头的上端边缘部装设有呈长条形状且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钢挫,钢挫与取材刀头注塑成一体结构,钢挫的上端部凸出于取材刀头的上端边缘,且钢挫的上表面设置有挫纹。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浅表真菌取材器。
背景技术
感染性皮肤病中,真菌病的病原种类最多、发病率最高、流行性也最广;在皮肤科门诊的工作中,真菌镜检和培养结果对于医生进行诊断、用药十分重要。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刮刀刮取一部分感染真菌的皮肤碎屑或者通过刮刀刮取指甲中感染真菌的碎甲,刮刀在使用完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消毒作业,以备后序重复使用。对于上述重复使用的刮刀结构而言,其依然存在真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另外,对于上述刮刀结构而言,其仅能通过刮取的方式来获得碎屑或者碎甲,而对于碎屑或者碎甲很难刮取的情况,现有的刮刀就很难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浅表真菌取材器,该一次性使用的浅表真菌取材器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浅表真菌取材器,其包括有取材器主体,取材器主体为硬质塑胶结构,取材器主体包括有呈直杆形状的手柄,手柄的前端部设置有取材刀头,手柄与取材刀头为一体结构;
取材刀头设置有朝下凸出延伸且呈楔形形状的刮取部,刮取部与取材刀头为一体结构;
取材刀头的前端面设置有朝前凸出延伸的尖刺,尖刺与取材刀头为一体结构;
取材刀头的上端边缘部装设有呈长条形状且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钢挫,钢挫与取材刀头注塑成一体结构,钢挫的上端部凸出于取材刀头的上端边缘,且钢挫的上表面设置有挫纹。
其中,所述尖刺呈圆锥形状。
其中,所述取材器主体为PP塑胶件。
其中,所述取材器主体为ABS塑胶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浅表真菌取材器,其包括有取材器主体,取材器主体为硬质塑胶结构,取材器主体包括有呈直杆形状的手柄,手柄的前端部设置有取材刀头,手柄与取材刀头为一体结构;取材刀头设置有朝下凸出延伸且呈楔形形状的刮取部,刮取部与取材刀头为一体结构;取材刀头的前端面设置有朝前凸出延伸的尖刺,尖刺与取材刀头为一体结构;取材刀头的上端边缘部装设有呈长条形状且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钢挫,钢挫与取材刀头注塑成一体结构,钢挫的上端部凸出于取材刀头的上端边缘,且钢挫的上表面设置有挫纹。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取材器主体 2——手柄
3——取材刀头 4——刮取部
5——尖刺 6——钢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未经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42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园快速除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力喷雾机的喷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