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线性液动压抛光的抛光辊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4988.X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8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许鑫祺;文东辉;章益栋;徐耀耀;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B24B5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线性 液动压 抛光 辊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线性液动压抛光的抛光辊子,为圆柱体结构,其圆周面均匀分布有用于产生动压力的微槽结构,微槽结构包括圆周面的圆弧部及沿圆周面周向延伸的微槽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特殊设计的微槽结构,使抛光辊子在工作时产生更大、更均匀的线性压力场,从而使工件的抛光效率和表面各个位置的抛光均一性都进一步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抛光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线性液动压抛光的抛光辊子。
背景技术
流体抛光技术在加工过程中,抛光工具与工件不发生直接接触,其借助流体驱动磨粒冲击工件表面,从而避免了刚性接触对材料的表面及亚表面的损伤,实现光滑表面加工。
以动压润滑理论为基础的液动压抛光也是流体抛光技术的一种。含有磨粒的抛光液覆盖于抛光轮表面的几何槽型上,在抛光过程中抛光轮与待抛光件在发生相对运动时,抛光液从待抛光件与几何槽型之间间隙较大地方流向间隙较小的地方而形成液动压润滑膜,在磨粒和动压润滑膜的双重作用下均匀快速去除抛光工件表面材料,提高了抛光加工的均匀性和效率。但现有液动压抛光由于径向速度大小不一,抛光过程中工件表面去除率不均匀,且动压力不足,抛光效果不理想。
液动压的大小与均匀分布对抛光的去除率和均一性有决定性影响。目前已有矩形、抛物线、楔形三种线性液动压抛光辊子,其对工件表面动压力值与动压均匀分布的影响不尽相同。例如,抛物线形液动压抛光辊子能产生较大动压力,但动压分布均匀性不佳。楔形液动压抛光辊子能产生分布均匀的液动压,但是产生的动压力不足。因此为达到最佳抛光效果,需设计一种兼具动压力值与均匀动压分布的抛光辊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液动压抛光辊子的构型设计未能兼顾动压力值与均匀动压分布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线性液动压抛光的抛光辊子。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线性液动压抛光的抛光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辊子为圆柱体结构,其圆周面均匀分布有用于产生动压力的微槽结构,所述微槽结构包括圆周面的圆弧部及沿圆周面周向延伸的微槽部。
优选地,微槽结构的微槽部沿抛光辊子轴向的投影为抛物线或直线。
优选地,微槽结构的微槽部沿抛光辊子轴向的投影的圆心角为12-18°。
优选地,微槽结构的微槽部的最大深度为1-3mm。
优选地,微槽结构的个数为偶数。
优选地,微槽结构的个数为12。
优选地,微槽结构的微槽部沿抛光辊子轴向的投影依次为抛物线和直线。
优选地,多个相邻的微槽结构为一组,同一组内的微槽结构的微槽部相同,相邻的组中的微槽结构的微槽部沿抛光辊子轴向的投影依次为抛物线和直线。
优选地,抛光辊子的中心有一同轴的沉孔和光孔,用于连接至动力输出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通过特殊设计的微槽结构,使抛光辊子在工作时产生更大、更均匀的线性压力场,从而使工件的抛光效率和表面各个位置的抛光均一性都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线性液动压抛光的抛光辊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线性液动压抛光的抛光辊子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转抛光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向进给的线性液动压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向进给的线性液动压抛光装置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49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