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榴状强光炫目突入和警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5001.6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5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立;朱虹;徐伟明;沈岗;丁京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京安进出口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3/00 | 分类号: | F41H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石红艳 |
地址: | 1000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光 炫目 突入 警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榴状强光炫目突入和警戒装置,包括:安装筒;LED灯板,多个LED灯板绕安装筒的外周壁间隔设置;榴状光扩散管,榴状光扩散管罩设在安装筒和多个LED灯板的外周侧;两个端盖,一个端盖与安装筒的轴向第一端和光扩散管的轴向第一端均连接,另一个端盖与安装筒的轴向第二端和榴状光扩散管的轴向第二端均连接;警戒报警配件,通过信号线与榴状强光炫目突入和警戒装置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致命武器技术领域、公共安全领域,军事用途及民用警戒用途,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榴状强光炫目突入和警戒装置。
背景技术
一、在现阶段中,公安、武警及其他执法机构在攻坚突入室内实施抓捕有潜在危险对象的过程中,通常会在打开通道后使用爆震闪光弹或发烟弹产生强光、脉冲巨响、炫目闪光或烟幕手段来迷茫目标对象的视线,给有生目标的听视觉造成突然刺激,使其双眼暂时失明,双耳暂时失听,造成心理上的恐慌感,丧失理智而不知所措,从而抑制其活动行为,驱使之失去反抗能力。
现有技术中的爆震闪光弹和发烟弹均是通用爆炸燃烧的化学方法来突现的。其中,爆震闪光弹为通过起爆火药等产生脉冲巨响和炫目闪光来突现装备目标值。缺点一是其噪声压波超过150分贝,极易伤及人双耳的鼓膜,缺点二是其弹体及起爆机构均会产生出飞溅的破片和零件,能对人体造成附带伤害,缺点三是火药等化工品易受环境影响而导致性能不稳定。另外,发烟弹在迷茫目标的同时,也迷茫了我方的视线,且对人的呼吸道也有负面影响。
二、公安、武警在反恐处突跨区域机动过程中及军队在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由于离开驻地和营区后,失去了原有的安防设施保护,为了确保自身安全,机构都会派出警力、兵力进行了人力警戒,首先,由于人的注意力和听视觉易受人的疲劳度和生物钟影响,容易出现听、视觉的差错并生产危险危及营地自身安全。其次,如果采用设置地雷或警戒雷方式,极易误伤无辜群众,由于杀伤性装备具有不可逆转性,故不可采此方法;其三,原来在营区使用的安防设施多数高度依赖220V 的市电,无法全部满足机动中的野外露营的环境或条件;其四,如果在野外继续采用红外类报警横式极易受到动物活动干扰而误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榴状强光炫目突入和警戒装置采用化学的方式产生强光,导致榴状强光炫目突入和警戒装置的实用性差的问题,又能解决露营警戒装置实用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榴状强光炫目突入和警戒装置,包括:安装筒;LED灯板,多个LED灯板绕安装筒的外周壁间隔设置;榴状光扩散管,榴状光扩散管罩设在安装筒和多个LED 灯板的外周侧;两个端盖,一个端盖与安装筒的轴向第一端和榴状光扩散管的轴向第一端均连接,另一个端盖与安装筒的轴向第二端和榴状光扩散管的轴向第二端均连接;警戒报警配件,通过信号线与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端盖具有安装通孔,端盖通过安装通孔套设在安装筒的外周壁上,两个端盖相间隔地套设在安装筒的轴向两端;两个端盖的相对设置的端面上开设有绕安装通孔的外周侧设置的装配槽,榴状光扩散管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端盖的两个装配槽内;其中,端盖由胶体材料制成,榴状光扩散管、安装筒和两个端盖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将各LED灯板封装在密封空间内。
进一步地,端盖包括:端盖本体;止转部,止转部凸出地设置在端盖本体的外周壁上,多个止转部绕端盖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榴状强光炫目突入和警戒装置还包括电源结构,电源结构设置在安装筒内,用于为各LED灯板供电。
进一步地,榴状强光炫目突入和警戒装置还包括声源结构,声源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安装筒内,用于发出警告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京安进出口公司,未经中国京安进出口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5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