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绕线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6240.3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8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白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振铭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28 | 分类号: | B65H75/28;B65H75/14;B65H7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绕线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绕线盘,涉及线缆缠绕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带有中空腔体的线轴,所述线轴的腔体内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线轴的两端通过盖板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带有圆锥端面的线轴,增加了线缆缠绕的体积,线轴内设置支撑组件以达到加强线轴承受力的作用,此外,在线轴的两侧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便于外部放线机器夹持的固定孔。本装置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不会对线缆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缠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绕线盘。
背景技术
目前,线缆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在线缆的使用前都需要预先对线缆进行缠绕收集。现有的收集方式一线轴缠绕最为常见,但是由于结构原因导致缠绕的线缆比较少,并且由于线缆的规格不同,有些质量较重的容易压毁线轴。在线缆放线的过程中,由于有些线缆易断,如漆包双零铜线,使用现有的绕线盘经常会刮断线缆,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设计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绕线盘,采用带有圆锥端面的线轴,增加了线缆缠绕的体积,线轴内设置支撑组件以达到加强线轴承受力的作用,此外,在线轴的两侧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便于外部放线机器夹持的固定孔。本装置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不会对线缆造成损坏。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绕线盘,包括带有中空腔体的线轴,所述线轴的腔体内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线轴的两端通过盖板固定;所述线轴为带有中空圆柱形腔体的圆柱形线轴本体,以及以所述线轴本体为中心轴分别向两端成喇叭形扩散构成的圆锥端面;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线轴内腔中轴线的空心轴,以及所述空心轴外壁与所述线轴内壁之间相互连接的若干条状加强筋;所述盖板的中心开设有可套设所述空心轴的通孔,所述盖板包括两个以所述通孔为对称轴的相互连接的扇面,所述扇面的外弧边可与所述线轴的内壁贴合,所述扇面的内侧开设有若干可与所述条状加强筋固定的卡槽,所述扇面还可设置有若干用于外部固定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线轴本体与所述圆锥端面的倾斜角为30°~ 80°。
优选的,沿所述线轴本体内侧的中段位置,所述空心轴、所述线轴本体和所述条状加强筋之间相互连接构成圆形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条状加强筋有8个,等距离分布,将所述圆形加强筋分成8个角度为45°的扇形,且所述扇形上均开设有圆孔。
优选的,所述条状加强筋的端面均位于所述线轴腔体的内侧,所述卡槽为与所述盖板内壁固定的相互平行的若干组凸缘,所述条状加强筋的端面可通过一组所述凸缘夹持固定。
优选的,所述线轴的厚度为5mm ~ 20mm。
优选的,所述圆锥端面的外径大于所述线轴本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线轴本体外径的3倍。
优选的,所述圆锥端面还包括一层圆形边沿,所述边沿的厚度等于所述盖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线轴本体的高度大于所述圆锥端面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线轴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缠绕首层线缆的螺纹。
有益效果
本方案提供的一种新型绕线盘,通过采用带有圆锥端面的线轴,增加了线缆缠绕的体积,线轴内设置支撑组件以达到加强线轴承受力的作用,此外,在线轴的两侧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便于外部放线机器夹持的固定孔。本装置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不会对线缆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绕线盘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绕线盘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振铭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振铭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6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地施工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除尘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