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0033.5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8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温华梦;高磊;马翔;罗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旧 沥青 融合 渗透 模拟 试验装置 | ||
1.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盛样皿(1)、上垫片(2)、下垫片(3)、上圆筒(4)、下圆筒(5)以及下盛样皿(6),上盛样皿(1)与上垫片(2)通过弯折卡扣(10)连接,上垫片(2)与下垫片(3)通过凸起卡扣(11)连接,下垫片(3)边缘与上圆筒(4)上部开口处相互抵顶,上盛样皿(1)与上圆筒(4)通过上下垫片连接,上圆筒(4)和下圆筒(5)通过上下垫片连接,下圆筒(5)与下盛样皿(6)通过上下垫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盛样皿(1)和下盛样皿(6)均为高30mm、内径60mm、外径64mm一端封闭的圆环形金属材质物,上盛样皿(1)开口边缘处每隔90°设置一个弧长4mm、宽2mm、高4mm的缺口(7),该缺口(7)数量有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筒(4)和下圆筒(5)均为高30mm、内径60mm、外径64mm的圆环形金属材质物,两个圆筒下部开口边缘处每隔90°均设置一个弧长4mm、宽2mm、高4mm的缺口(7),两个圆筒上的缺口(7)数量均为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片(2)为直径60mm、厚3mm的金属材质物,上垫片(2)包含四个圆心角45°、半径28mm的扇形孔(8),四个圆心角45°、半径30mm的实心扇形(9),四个厚3mm的扇形把手(13),四个弧长4mm、宽2mm、高4mm的弯折卡扣(10),一个直径6mm、高3mm的圆柱形凸起卡扣(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片(2)中每隔90°设置一个扇形孔(8),上垫片(2)沿实心扇形(9)顶面边缘向外延伸8mm设置扇形把手(13),上垫片(2)中每个实心扇形(9)顶面边缘设置一个弯折卡扣(10),上垫片(2)底面圆心处设置圆柱形凸起卡扣(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片(3)为直径60mm、厚5mm的金属材质物,下垫片(3)包含四个圆心角45°、半径28mm的扇形孔(8),四个圆心角45°、半径30mm的实心扇形(9),四个厚3mm的扇形把手(13),一个直径6mm、高3mm的圆柱形缺口(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片(3)中每隔90°设置一个扇形孔(8),下垫片(3)沿实心扇形(9)顶面边缘向外延伸8mm设置扇形把手(13),下垫片(3)圆心处设置圆柱形缺口(12)。
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片(2)上的扇形把手(13)和下垫片(3)上的扇形把手(13)重合时,装置为流通状态,上垫片(2)上的扇形把手(13)和下垫片(3)上的扇形把手(13)均匀分散时,装置为封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00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巴哈车前立柱悬架
- 下一篇:一种机械车辆的发动机减震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