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式极耳胶条辅助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1089.2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7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凌万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元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廖华均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式极耳胶条 辅助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式极耳胶条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导杆,所述导杆上活动设置有上下对称设置、同步相向运动的热压机构,所述导杆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热压机构的驱动机构,所述热压机构包括热压头,所述热压头两侧分别设置有加热头,所述热压头内部贯穿设置有冷水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式极耳胶条辅助加热装置结构简单,加热头从两侧加热热压头直至热压完成后,加热头远离热压头,冷水通道中通入冷水,对热压头进行冷却降温,便于极耳胶的凝固,极耳与热压头快速分离,提高生产质量,避免热压头与极耳粘连,保证极耳成品的外观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极耳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冷式极耳胶条辅助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使用相当广泛,其主要组成材料有电解质、正极片、负极片、隔膜与极耳,其中极耳是从电芯中将电池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极耳的生产工序主要包括送料、热压贴胶、倒角、切断等多个步骤,在进行极耳的热压贴胶时,需要保证金属带表面的温度远高于极耳胶所需的熔点,瞬间接触及加压下完成极耳胶和金属带的粘接,在下一工位再对上下两层极耳胶部分热压成型。目前的极耳胶条加工设备通过先加热热压头,再对极耳胶进行热压成型,热压完成后由于热压头依然保持高温,容易导致极耳胶融化并粘连在热压头上,热压头复位时,不易与极耳分离,影响生产效率,分离时容易损伤极耳表面,影响极耳成品的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高效、保证极耳外观质量的水冷式极耳胶条辅助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水冷式极耳胶条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导杆,所述导杆上活动设置有上下对称设置、同步相向运动的热压机构,所述导杆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热压机构的驱动机构,所述热压机构包括热压头,所述热压头两侧分别设置有加热头,所述热压头内部贯穿设置有冷水通道。通过两侧的加热头对热压头进行加热,热压头对极耳胶进行热压,热压完成后,加热头远离热压头,冷水通道中通入冷水,对热压头进行冷却降温,便于极耳胶的凝固,极耳与热压头快速分离,提高生产质量,避免热压头与极耳粘连,保证极耳成品的外观质量。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加热头的加热电机,所述加热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杆两端,所述加热电机上方设置有驱动热压头的热压电机,所述热压电机和加热电机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压头上设置有与热压电机连接的热压安装板,所述热压安装板上设置有套设在导杆上的热压导套。采用热压导套与导杆配合,热压电机驱动热压安装板,带动热压头沿导杆方向上下移动,限定热压头移动方向,保证热压位置准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压安装板顶部设置有与热压电机连接的驱动支架,所述驱动支架与热压电机之间设置有热压伸缩杆。热压电机通过热压伸缩杆运动,驱动支架传动,控制热压安装板上下移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头上设置有与加热电机连接的加热安装板,所述加热安装板上设置有套设在导杆上的加热导套。采用加热导套与导杆配合,加热电机驱动加热安装板,带动加热头沿导杆方向上下移动,限定加热头移动方向,保证加热头与热压头移动方向一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安装板与加热电机之间设置有加热伸缩杆。加热电机通过加热伸缩杆驱动加热安装板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式极耳胶条辅助加热装置结构简单,加热头从两侧加热热压头直至热压完成后,加热头远离热压头,冷水通道中通入冷水,对热压头进行冷却降温,便于极耳胶的凝固,极耳与热压头快速分离,提高生产质量,避免热压头与极耳粘连,保证极耳成品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式极耳胶条辅助加热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元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元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10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燃气表及其逆流封堵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结构优化的旋转气缸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