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数据线接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1751.4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7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付云飞;张毅;翟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尔多斯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13/633;H01R24/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701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无人驾驶 汽车 数据线 接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数据线接口装置,涉及到无人驾驶领域,包括外壳一,所述外壳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远离外壳一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远离弹簧一一侧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锯齿一,所述外壳一内部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上表面固定铰接有转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一、移动块,可以使移动块进行左右移动,通过设置转轮、齿轮,可以使移动块同时左右移动,通过设置轨道、固定块、弹簧二、转轴、支撑杆、滑块和推杆,当按压推杆时,可以使滑块在轨道的表面滑动,从而使移动块左右移动,通过设置锯齿一和锯齿二,可以外壳二固定在外壳的内部,从而达到锁死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驾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数据线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尚且不够成熟,但整体环境发展态势良好,国内无人驾驶汽车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在技术上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进步空间,同时,产品、市场和服务等方面可变动空间大,行业的商业模式也正处于摸索阶段,随着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和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地政府的积极推进,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车企将加快落地无人驾驶路测项目,总体来看,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在不断的研发测试阶段,处于行业的导入期。
但现有的无人汽车数据线固定连接头,只是将接口嵌入注塑成头体,当接口需要接插时,两侧的螺杆需要用螺丝刀与被连接的螺孔紧固定位,这样接插操作很麻烦,另外其头体表面较为光滑,在接插操作时不容易使力,也有在头体两侧设阻尼面,但有些阻尼面设置的位置不合理,在实际使用环境中还是起不到相应的作用,而且更换不方便,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数据线接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数据线接口装置,包括外壳一,所述外壳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远离外壳一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远离弹簧一一侧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锯齿一,所述外壳一内部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上表面固定铰接有转轮。
所述外壳一的下方设置有与外壳一相适配的外壳二,所述外壳二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锯齿二,所述连接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升降室,所述升降室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转轴的侧面固定铰接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升降室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适配块,所述适配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齿,通过此技术方案,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造成颠簸时,固定齿会与齿轮相卡合,从而不会使移动块左右晃动。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远离弹簧一一侧壁的下部开设有轨道,所述支撑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与轨道相适配,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使滑块在轨道的表面进行滑动,从而减少滑块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锯齿一与锯齿二相适配,通过此技术方案,当外壳二插入到外壳一的内部时,不会将移动块和锯齿二卡死,不会出现松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内部为空心,且与推杆相适配,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使推杆在连接块的内部上下滑动,从而使滑块在轨道的内部滑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室的侧壁开设有通槽,且通槽与支撑杆相适配,通过此技术方案,当弹簧二下降时,可以使滑块通过通槽在轨道的表面滑动。
优选的,所述转轮的表面呈圆周阵列固定连接有两个齿轮,且两个齿轮相适配,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使两个移动块同时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尔多斯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鄂尔多斯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17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