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且保温性良好的锅炉余热余压回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1769.4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2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禹环保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4H9/00;F22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保温 良好 锅炉 余热 回收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安全且保温性良好的锅炉余热余压回收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通过多个减震机构共同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面分别安装有余热箱和余压箱,所述余热箱与余压箱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所述余压箱上通过法兰盘连接有回收管,所述余热箱与余压箱上端分别通过法兰盘连接有余热输出管和余压输出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余热箱与余压箱,可以对锅炉产生的余热余压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通过保温机构配合进水管与出水管既可以对余热箱与余压箱进行隔绝保温,又可以在需要对余热箱与余压箱进行维修时,使其快速冷却,节约抢修时间,而减震机构可以对设备产生的震动进行缓解消除,从而防止设备晃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余热余压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安全且保温性良好的锅炉余热余压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余热余压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多余的副产热能、压差能,这些副产热能、压差能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回收利用主要来自高温气体、液体、固体的热能和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通过向锅炉中输入具有化学能、电能的燃料,燃料在锅炉中反应后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在工作完成后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余压,对锅炉的余热余压进行回收就需要用到专门的锅炉余热余压回收设备。
但是,现有的锅炉余热余压回收设备稳定性较差,在运作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发生晃动,晃动时与地面摩擦不仅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还会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且这些设备保温性和隔热性较差,内部的热量容易散出,在周遭人员误触设备时容易将其烫伤,有着安全性上的隐患,尤其是当需要对设备进行检修时,通常要等设备冷却结束后才能进行,但是这些设备由于通常储存着的都是一些介质,且处于密闭状态,冷却速度较慢,因此会极大的影响设备的维修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安全且保温性良好的锅炉余热余压回收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安全且保温性良好的锅炉余热余压回收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通过多个减震机构共同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面分别安装有余热箱和余压箱,所述余热箱与余压箱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所述余压箱上通过法兰盘连接有回收管,所述余热箱与余压箱上端分别通过法兰盘连接有余热输出管和余压输出管,所述余热箱与余压箱外均设置有保温机构。
优选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分别焊接在安装板下端面上和底板上端面上的限位套和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上端位于限位套内,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与限位套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余热箱与余压箱外设置的保温层,每个所述保温层上均开设有真空腔,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真空泵,且真空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真空腔连通。
优选地,每个所述保温层的上端侧壁与下端侧壁均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每个进水管与出水管均与真空腔连通。
优选地,每个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上均通过法兰盘安装有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余热输出管与余压输出管上均通过法兰盘安装有压力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设置真空腔、真空泵进而保温层,通过真空泵将真空腔内的气体抽出使真空腔形成真空,真空腔将余热箱与余压箱内的热量进行隔绝,使余热箱与余压箱内部的热量不会传导到余热箱与余压箱的外部表面,提升了设备的保温性,同时能够防止工作人员误触余热箱与余压箱造成烫伤的情况。
2、通过设置固定杆、限位套与弹簧的组合,在对余热箱与余压箱提供了支撑的同时,通过弹簧的缓冲作用,可以对设备产生的震动进行缓解消除,从而防止设备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禹环保科技河北有限公司,未经华禹环保科技河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1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