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1885.6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6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精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B65G47/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林怡妏 |
地址: | 5162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上料装置,包括上料箱体、上料推动组件及上料驱动件,上料推动组件及上料驱动件设置于上料箱体外壁面;上料推动组件包括上料转动杆及上料转动轮,上料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上料转动杆,上料转动轮套设于上料转动杆。通过上料驱动件、上料转动杆及上料转动轮的配合使用,由上料驱动件带动上料转动杆,再由上料转动杆带动上料转动轮转动,最终通过上料转动轮将需要加工的材料推送至加工区域,实现自动送板,相较于传统人工送板,不仅效率提升,而且避免了人员受伤的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路板的生产过程中,有一道V-CUT工序,在线路板及其辅助板边交界处挖槽,以便在后续装配中将辅助板边去掉。目前,传统的手动V-CUT机需要操作人员不停的单手送板进行V-CUT作业,通过人工送板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上料装置,包括上料箱体、上料推动组件及上料驱动件,上料推动组件及上料驱动件设置于上料箱体外壁面;上料推动组件包括上料转动杆及上料转动轮,上料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上料转动杆,上料转动轮套设于上料转动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料箱体具有吸风口及出风口,吸风口设置于上料箱体靠近上料转动轮的一侧,出风口设置于上料箱体远离上料转动轮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料箱体的侧壁设有压力泄压口及泄压口挡板,泄压口挡板挡设于压力泄压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料箱体还设有风量调节阀,风量调节阀位于吸风口及出风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风量调节阀包括风量调节块及风量调节旋钮,风量调节块设置于上料箱体内,风量调节旋钮设置于上料箱体外壁,且风量调节旋钮与风量调节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风量调节旋钮远离风量调节块的壁面设有标记槽,标记槽与风量调节块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传动组件,上料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上料转动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皮带及从动轮,主动轮套设于上料驱动件的输出端,从动轮套设于上料转动杆,皮带分别连接主动轮及从动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料转动轮为凸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料驱动件、上料转动杆及上料转动轮的配合使用,由上料驱动件带动上料转动杆,再由上料转动杆带动上料转动轮转动,最终通过上料转动轮将需要加工的材料推送至加工区域,实现自动送板,相较于传统人工送板,不仅效率提升,而且避免了人员受伤的隐患。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上料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上料箱体的立体结构图。
1-上料箱体;11-吸风口;12-出风口;13-压力泄压口;14-泄压口挡板;15-风量调节阀;151-风量调节块;152-风量调节旋钮;1521-标记槽;2-上料推动组件;21-上料转动杆;22-上料转动轮;3-上料驱动件;4-传动组件,41-主动轮;42-皮带;43-从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精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精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18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示教器测试装置及示教器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能够快速打孔的冲击钻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