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3076.9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3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贾君;艾超坤;樊博;王新春;曹悦;李建利;李伟;杨林;许晓杰;王礼峰;肖玉超;代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5 | 分类号: | E04G1/15;E04G1/24;E04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乾帮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洞 施工 工作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包括架体和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安装在架体的底部,架体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一个辅助平台,每个辅助平台的下方均设置有连接组件,每个连接组件均包括一个连接杆和U型板,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对应辅助平台的底部,连接杆远离辅助平台的一端处在U型板的内部且与U型板铰接,连接杆处在U型板内的部分位于U型板的下方,U型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架体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在转弯时两侧不会与隧洞内壁发生干涉从而方便转弯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洞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隧洞施工具有工作面狭窄、劳动条件差、工序多、干扰大等特点。在对隧洞的伸缩缝进行灌浆或修补时,由于隧洞的直径较大,因此往往会借助工作平台进行施工。
授权公告号为CN102704952B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行式隧洞灌浆台车,包括架体、平台以及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安装在架体的底部且平台设置在架体的顶部。
上述方案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平台在隧洞内部进行施工,但隧洞自身走向存在弧度且架体以及平台拼装后体积较大,因此在进行转弯时两侧可能会与隧洞的内壁发生干涉从而造成转弯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其具有在转弯时两侧不会与隧洞内壁发生干涉从而方便转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包括架体和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安装在架体的底部,架体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一个辅助平台,每个辅助平台的下方均设置有连接组件,每个连接组件均包括一个连接杆和U型板,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对应辅助平台的底部,连接杆远离辅助平台的一端处在U型板的内部且与U型板铰接,连接杆处在U型板内的部分位于U型板的下方,U型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架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隧洞内施工时,施工人员通过旋转辅助平台使其处在水平的状态,此时连接杆处在U型板内的部分的外壁抵在U型板的内壁上,由于连接杆处在U型板内的部分位于U型板的下方,因此当施工人员在辅助平台上,辅助平台在只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不会向下旋转,连接组件中的连接杆和U型板对辅助平台既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又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使得此时的辅助平台不会向下旋转,隧洞自身走向存在弧度且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拼装后体积较大,当对隧洞内某一阶段施工结束需要移动至下一位置时,施工人员可以对连接杆与U型板铰接的位置施加一个斜向上的力,同时向下转动辅助平台即可减小拼装后的体积,可以避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在进行转弯时两侧与隧洞内壁发生干涉从而造成转弯不便,此外,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还具有辅助平台收起以及打开限位的过程操作方便且连接组件制作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辅助平台下方连接组件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辅助平台下方的连接组件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从而施工人员在对辅助平台打开使其处在水平的状态时,可以更好的起到支撑的作用,施工人员在辅助平台上施工时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包括支架以及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支架两侧的支撑板,每个支撑板均连接有驱动组件,辅助平台铰接在支撑板远离支架的一侧且辅助平台下方的连接组件中的U型板铰接在支撑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驱动组件控制支架两侧支撑板在竖直方向的升降,进而可以改变支撑板以及辅助平台的高度位置,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30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