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元式温度可调的悬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3250.X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2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苗立波;缪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艾易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缪超英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汪斌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温度 可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元式温度可调的悬灸装置,包括上固定盒和下固定盒,所述下固定盒为上下均为敞口并且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上固定盒嵌入到所述下固定盒内连接,所述上固定盒上壁上均匀设置若干圆形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设置燃烧单元,所述燃烧单元包括固定管和升降管,所述升降管和固定管均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固定管的上下端均为敞口结构,所述升降管的下端为敞口结构,所述升降管通过嵌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固定管的内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度可调的悬灸装置,其燃烧单元可上下调节,温度及时可控,增加了有效艾灸时间,每个燃烧单元之间可以根据人体背部曲面自由调节高度,达到人体督脉或任脉受到的热刺激均匀有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悬灸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元式温度可调的悬灸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医艾灸疗法的发展,督脉悬灸作为艾灸疗法的一种方法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督脉灸取得疗效的关键是激发艾灸得气,正所谓“灸之要,气至而有效”,然而临床应用中使用到的悬灸装置存在以下缺陷,使得督脉灸激发的艾灸得气出现率不够理想,缺陷包括:(1)现有的悬灸装置由于温度不可控,受热部位不均匀,有效艾灸时间大大缩短;(2)灸材使用量大,热效率低,多数艾热散发到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元式温度可调的悬灸装置,包括上固定盒和下固定盒,所述上固定盒为下端为敞口并且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下固定盒为上下均为敞口并且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上固定盒嵌入到所述下固定盒内连接,所述上固定盒上壁上均匀设置若干圆形的安装孔,其中,所述安装孔的内设置燃烧单元,所述燃烧单元包括固定管和升降管,所述升降管和固定管均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固定管的上下端均为敞口结构,所述升降管的下端为敞口结构,所述升降管通过嵌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固定管的内侧。
优选的是,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置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所述固定管的外壁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管内设置调节套,所述调节套与所述升降管的外壁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套和调节套均为耐热橡胶垫。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固定盒内部倾斜设置返热板,所述返热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固定盒内部的上壁上,所述返热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固定盒内部的侧壁上。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固定盒内设置接灰网。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固定盒和下固定盒均为木盒结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管和升降管均为不锈钢管结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排烟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元式温度可调的悬灸装置,其燃烧单元可上下调节,温度及时可控,增加了有效艾灸时间,每个燃烧单元之间可以根据人体背部曲面自由调节高度,达到人体督脉(任脉)受到的热刺激均匀有效,从而使用该装置进行督脉灸激发艾灸得气的出现率能够达到92%,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单元式温度可调的悬灸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局部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单元式温度可调的悬灸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侧面剖视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单元式温度可调的悬灸装置的图1实施例仰视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单元式温度可调的悬灸装置的图1实施例燃烧单元的仰视图。
图中标注说明:1-燃烧单元;2-固定套;3-升降管;4-排烟管;5-固定管; 6-上固定盒;7-下固定盒;8-返热板;9-接灰网;10-调节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艾易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缪超英,未经河北艾易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缪超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32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柔性印刷板组件
- 下一篇:可切换驱动模式的车辆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