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座、墙体及建筑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4591.9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2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点石(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76 | 分类号: | H01R24/76;H01R27/00;H01R13/502;H01R13/02;E04C1/00;E04B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董李欣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平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墙体 建筑 | ||
本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提供了一种插座、墙体及建筑体,包括第一本体以及插座,所述第一本体上具有T字形第一安装槽,所述插座的截面呈T字形,所述插座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插座包括T字形中空I型壳体以及方形中空II型壳体,所述I型壳体的侧面开设有多个条形插孔,所述II型壳体安装在所述I型壳体的下表面;所述I型壳体内安装有与所述插孔位置对应的多个条形导电片,所述II型壳体内设置有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的一端凸出设置于所述II型壳体并与所述导电片连接,所述接线组件的另一端用于与线缆连接。通过提供一种新型插座,使得插座可拼插的安装到墙体内,提高了插座的可装配性。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座、墙体及建筑体
背景技术
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显示,房屋建筑在全寿命周期中,消费了全国1/3的钢材,60-70%的水泥,1/3的城市建设用地,1/3的城市用水,40-50%的能源,对能源、资源、环境影响巨大。传统的建筑业是高污染、高耗能、环境不友好的产业,其工业化程度低,水耗、能耗、人工垃圾、污水排放量大,不符合国家节能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而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等建筑行业的建筑速度、建筑造价、施工质量及节能环保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也为了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绿色建筑以及先进建造方式,国家从2016年开始大力提倡推行现代装配式建筑体系。“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采用装配式结构,可以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甚至产品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建筑垃圾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等,提升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建筑工业化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而装配式建筑也是近几年来各科研院校和建筑企业机构研发实践的热点,各种预制构件形式和种类丰富,新型、高品质、性能各异的预制构件产品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基础弱起步晚,在该领域还存在许多不足。如现有技术的插座及与之相连的电线均暗埋在墙体或地板里,如果需要更换线缆或插座位置,通常都需要对墙体或地板进行剔凿,对墙体或地板形成了破坏,也造成了浪费,对一体化装配设计形成很大的制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新型提出一种插座、墙体及建筑体,解决了现有插座及电线的剔凿或需要预埋制约装配式施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插座,所述插座的截面呈 T字形,包括T字形中空I型壳体以及方形中空II型壳体,所述I型壳体的侧面开设有多个条形插孔,所述II型壳体安装在所述I型壳体的下表面;所述I 型壳体内安装有与所述插孔位置对应的多个条形导电片,所述II型壳体内设置有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的一端凸出设置于所述II型壳体并与所述导电片连接,所述接线组件的另一端用于与线缆连接。
本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墙体,包括第一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插座,第一本体上具有T字形第一安装槽,插座插接于第一安装槽内。
本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体,包括如上所述的墙体,所述建筑体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线缆的T字形中空I型卡条,所述I型卡条的上下端具有开口,所述I型卡条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所述I型壳体与所述I型卡条对接。
另外,根据本新型上述插座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点石(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金点石(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45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圆盘式脚手架
- 下一篇:一种缺口式预制墙板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