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蚂蚁搬运种子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9692.5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0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文;罗鑫萍;张祖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73002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蚂蚁 搬运 种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测试蚂蚁搬运种子的装置,包括底托,底托上由内向外依次设有蚂蚁巢穴和种子收纳盒,种子收纳盒与蚂蚁巢穴之间设有多根蚂蚁通道,蚂蚁巢穴由内向外依次设有海绵保湿区、蚂蚁活动区和土壤保湿区,种子收纳盒内可拆卸的设有多个间隔板,间隔板将种子收纳盒分割成多个种子容置腔,每个种子容置腔均设有蚂蚁通道与蚂蚁巢穴连通,能够模拟蚂蚁生活环境,提高试验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测试蚂蚁搬运种子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恢复工程对于退化草地的恢复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种子添加是生态恢复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在以往的种子添加试验过程中,发现蚂蚁搬运种子会对种子添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而明确蚂蚁搬运种子的整个过程对于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科学有效的观测蚂蚁采食种子的整个过程成为了该研究的关键。以往类似的研究测试装置,仅仅采用小玻璃管将蚂蚁巢穴与种子收纳盒连接起来的方法,该装置具有材料易碎,装置不可拆卸,未设置蚂蚁活动区及保湿区等缺点,使该装置无法满足试验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测试蚂蚁搬运种子的装置,能够模拟蚂蚁生活环境,提高试验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测试蚂蚁搬运种子的装置,包括底托,底托上由内向外依次设有蚂蚁巢穴和种子收纳盒,种子收纳盒与蚂蚁巢穴之间设有多根蚂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蚂蚁巢穴由内向外依次设有海绵保湿区、蚂蚁活动区和土壤保湿区。
进一步地,所述蚂蚁活动区由凝固土块制成,且凝固土块上设有沟壑;土壤保湿区上设有土层。
进一步地,所述蚂蚁巢穴上方设有带有透气孔的透明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种子收纳盒内可拆卸的设有多个间隔板,间隔板将种子收纳盒分割成多个种子容置腔,每个种子容置腔均设有蚂蚁通道与蚂蚁巢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蚂蚁通道为透明塑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底托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端的挡板,所述的种子收纳盒外端面与挡板内壁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蚂蚁通道用透明塑料管代替了易碎的玻璃管道,制作更加简单、方便,达到了轻量化、模块化的要求。
(2)通过设置土壤保湿区和海马保湿区,能够起到双重保湿的作用,使蚂蚁生活环境接近自然状态。
(3)可拆卸的间隔板将种子收纳盒分割成多个区域,能够同时观察多种不同形状、颜色或不同气味的种子,隔离板方便更换并且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蚂蚁巢穴,2-蚂蚁通道,3-种子收纳盒,4-底托,5- 底盘,6-挡板,7-蚂蚁活动区,8-海绵保湿区,9-土壤保湿区,10- 间隔板,11-种子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测试蚂蚁搬运种子的装置,包括底托,底托上由内向外依次设有蚂蚁巢穴和种子收纳盒,种子收纳盒与蚂蚁巢穴之间设有多根蚂蚁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96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收尘器的集尘管道
- 下一篇:一种卫生间降板式同层排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