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超窄软包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0754.4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6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小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7;H01M2/26;H01M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3 | 代理人: | 董丽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超窄软包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超窄软包电池,包括呈超窄的电芯,所述电芯外包裹有封装膜,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所述隔膜叠加卷绕成电芯,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电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穿过所述封装膜,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卷绕成卷芯,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均位于所述电芯的同端上,所述正极耳位于所述正极片的顶端,所述负极耳位于所述负极片的顶端,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分别位于所述电芯的同端。有益效果:通过封装膜封装电芯,正极耳和负极耳位于电芯的同端,采用特制的极耳,解决了目前同端出极耳的方形软包电池做不到宽度6mm以下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锂离子超窄软包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快速充放电、可循环使用且寿命长等特点,已经成为电池能源市场的主流,并被广泛应用于军用和民用产品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电池的性能、结构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随着穿戴产品的兴起,对电池产品的小型化、多样化越加明显,同时由于对设备续航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制造商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电池产品的内部实际利用空间进而提高能量密度,同时要配合终端产品内部结构来进行电池的结构设计。
目前,受限于现有的工艺方式,方形超窄电池做到6mm以下宽度已经很难实现。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锂离子超窄软包电池,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离子超窄软包电池,包括呈超窄的电芯,所述电芯外包裹有封装膜,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所述隔膜叠加卷绕成电芯,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电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穿过所述封装膜,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卷绕成卷芯,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均位于所述电芯的同端上,所述正极耳位于所述正极片的顶端,所述负极耳位于所述负极片的顶端,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分别位于所述电芯的同端,所述封装膜由聚烯烃层、铝层和尼龙层组成,所述尼龙层位于所述封装膜的上端,所述聚烯烃层位于所述封装膜的底端,所述尼龙层与所述聚烯烃层之间设置有所述铝层。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位于所述卷芯的两端,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上均设置有极耳胶,所述极耳胶的总宽≤3.0mm。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耳与所述正极片焊接连接,所述负极耳与所述负极片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膜的方形冲壳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膜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电芯对应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缘处均设置有圆角,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塑胶垫,所述封装膜的两端两侧均设置有封边,所述封边上均设置有封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超窄软包电池,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正极片和负极片上分别连接特制的正极耳和负极耳,之后,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叠加卷绕成电芯,其中,正极耳和负极耳设置在卷绕的同端;通过模具冲压成具有方形凹槽的封装膜,将电芯放置在封装膜内进行封装,之后依次进行注液、化成、成型、分容和裁切封边;裁切封边后对正极耳和负极耳进行整形加工处理。通过封装膜封装电芯,正极耳和负极耳位于电芯的同端,采用特制的极耳,解决了目前同端出极耳的方形软包电池做不到宽度6mm以下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小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小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07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达、摄像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气象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