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镜支撑结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1210.X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3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劳宣招;罗瑾龙;欧泽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陈专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镜 支撑 结构 直下式 背光 模组 及其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镜支撑结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所述透镜支撑结构包括:包括调整光路的底座以及用于支撑光学组件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散光凹槽;所述底座背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设置有光源腔;本申请通过在底座的顶部设置支撑柱,并在支撑柱的前端顶部设置用于对沿所述支撑柱长度方向出射的光线进行全反射的散光凹槽,使得发光源发出的光线均匀通过光学组件,同时支撑柱支撑光学组件,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透镜支撑结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液晶电视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人们对于液晶电视显示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背光模组是液晶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直下式背光模组是最为常见的背光模组之一。
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其良好的出光视角、简易的结构和较低的成本,广泛应用于背光显示模组中。随着LED显示技术的高速发展,直下式背光LED数量越来越少,产品形态越来越薄,传统的透镜支撑结构支撑扩散板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产品设计需求。
由于传统透镜支撑结构中,底部定位需要使用螺丝固定或者双面胶固定在背板上,使用螺丝固定时背板需要冲孔,因此影响外观且增加成本。而使用双面胶固定时,需要将透镜支撑结构设置在反射片底部,会引起反射片贴附后局部拱起,导致视效亮暗不均。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与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透镜支撑结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透镜支撑结构在支撑光学组件的同时,避免了视效亮暗不均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透镜支撑结构,其中,包括调整光路的底座以及用于支撑光学组件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散光凹槽;所述底座背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设置有光源腔。
所述的透镜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柱的侧面为锯齿状或波浪状的散光面。
所述的透镜支撑结构,其中,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全反射面,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折光面。
所述的透镜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所述支撑柱为圆柱形或圆台形。
所述的透镜支撑结构,其中,所述透镜支撑结构通过折射率大于1.45的透明材料注塑成型。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包括背板、发光源、光学组件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透镜支撑结构,所述发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腔内。
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反射片。
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反射片上设置有电路板,所述发光源和所述透镜支撑结构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发光源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LED芯片。
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的顶部设置支撑柱,使得发光源发出的光线均匀通过光学组件,同时支撑柱支撑光学组件,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透镜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12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