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壁管外管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2531.1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3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薛昌奇;韩晓栋;张忠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35 | 分类号: | F16L55/035;F16L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壁管外管 固定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壁管外管固定机构,包括外管,其结构包括盖板、托块、支架,托块安装在面板上,支架设置在面板底部两侧;盖板可移除地安装在托块上端;盖板为半圆形板,托块上端设有半圆形槽,半圆形槽两侧壁的厚度大于半圆形槽底部的厚度,盖板与托块的半圆形槽均与外管贴合,保证外管的一周与盖板和托块紧密配合,有效减低振动。通过本实用新型,对双壁管的外管进行支撑、固定,托块的半圆形槽两侧的厚度大于半圆形槽底部的厚度,保证了外管上下、左右均能得到有效固定;支架安装在面板底部两侧,从两侧进行固定支撑,加强外管左右两侧的托块厚度,保证了底部支撑强度的同时保证了外管左右两侧的稳定性,降低内管振动引起的外管振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双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壁管外管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双燃料柴油机的船舶越来越多,从液货舱到双燃料柴油机的输送天然气管路通常设计为双壁管,内管输送天然气,内管与外管之间布置弹性支架,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会通过风机持续换气,如果内管的天然气有泄漏,泄漏的天然气会通过风机将天然气排到机舱外的安全区域。内管天然气泄漏的主要原因在于内管与双燃料柴油机连接,导致内管振动,内管通过弹性支架将振动传递给外管,如果外管随着内管一起振动,极易导致外管损坏,一旦内管泄漏,泄漏的天然气通过外管排出,极易发生危险。
现有的外管支架多为抱箍结构,上下连接的抱箍对外管进行固定支撑,将下部的抱箍安装固定在基座上,但是由于抱箍本身形状的限制,仅仅能实现对外管的支撑,并不能减少控制外管的震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壁管外管固定机构,用以实现对外管振动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壁管外管固定机构,包括外管,其结构包括盖板、托块、支架,托块安装在面板上,支架设置在面板底部两侧;盖板可移除地安装在托块上端;盖板为半圆形板,托块上端设有半圆形槽,半圆形槽两侧壁的厚度大于半圆形槽底部的厚度,盖板与托块的半圆形槽均与外管贴合,保证外管的一周与盖板和托块紧密配合,有效减低振动。
进一步地,盖板的厚度为20mm,托块半圆形槽底部的厚度为20mm。
进一步地,盖板的侧面宽度为30-35mm,托块的侧面宽度为30-35mm,盖板的侧面宽度等于托块的侧面宽度,相比传统的抱箍结构,增大了托块与面板的接触面积,也增大了外管固定机构与外管的接触面积,有效控制双壁管外管的振动、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双壁管外管固定机构,对双壁管的外管进行支撑、固定,托块的半圆形槽两侧的厚度大于半圆形槽底部的厚度,托块安装在面板上,保证了外管上下、左右均能得到有效固定;将支架安装在面板底部两侧,相比传统的抱箍结构从底部进行固定支撑,本实用新型从两侧进行固定支撑,加强外管左右两侧的托块厚度,保证了底部支撑强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外管左右两侧的稳定性,降低内管振动引起的外管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壁管外管固定机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壁管外管固定机构左视图。
图中,1、盖板;2、托块;3、螺栓;4、耳板;5、面板;6、支架;7、复板;8、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25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浓度计
- 下一篇:一种散热式太阳能电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