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视力矫正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2959.6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4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曹天傲;曹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广明;曹天傲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学府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力 矫正 仪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涉及视力矫正领域的一种视力矫正仪器,其中,包括外壳,外壳内形成密闭空间;在壳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眼罩;在密闭空间内设置有箱式内胆,箱式内胆上设置有与视口位置相对的两个呈间距设置的第一圆孔,在底部内侧面上设置有标识物;在箱式内胆的顶部内侧面上设置有LED灯板。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光学成像的原理,通过眼睛观看仪器内设置的无限延伸空间通道内不同距离的物体,使眼睛睫状肌收缩与舒张,从而使晶状体变厚与变薄,恢复晶状体的弹性,逐渐使成像落在视网膜上,并通过灯光闪烁频率的变化,调节不正常的屈光系统使其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使近视、弱视、远视等视力得到不断改善恢复以至于达到正常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力矫正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视力矫正仪器。
背景技术
近视眼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我国近视眼人数近4亿,其中青少年约为2.7亿,每年新增近视眼约为6%。我国学生近视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人数居世界之首,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视力发病率约为28%、初中生为约60%、高中生为约85%,而且每年平均增长约为125度。近视是一种眼科疾病,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或预防,可能会加剧近视程度,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失明。医学实践表明,患有高度近视的人在年长时,很有可能会患上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受损等导致失明的眼疾。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和治疗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近视眼的形成原因相当复杂,概况起来不外乎先天遗传原因和后天环境因素影响,前者占20%,后者占80%。后天环境因素影响是近视的主要发病原因,特别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长期过近视物,会导致眼睛调节过度紧张,形成假性近视,不加以改正则会进一步形成真性近视。现代人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增长,不仅会因为用眼时间过长,造成眼睛疲劳、视物模糊、眼睛干涩,还会因为在夜晚关灯玩手机,因光线过强,易造成眼睛的疲劳,引起近视眼的发生。一般说来,近视的发作主要在以下时期: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12岁以上的青春期。
目前治疗近视、弱视等眼睛视力疾病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中医按摩疗法、药物疗法、针灸疗法、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等等,各种疗法所起到的治疗效果参差不一,适用患者人群状况要求也不同,有的在治疗期间起到一些使视力缓解、恢复的作用,有的在一段时间内使视力有所提高,但是停止治疗或者停止治疗一段时间后,视力快速反弹回去,甚至有的比治疗前还要严重,有的还带来了眼部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总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对近视等眼科疾病有着行之有效、治疗后效果稳定、治愈或部分治愈而不留后遗症的治疗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视力矫正仪器,以解决现有的近视的治疗仪器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视力矫正仪器,其中,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上部的上壳体构成,所述底座及所述上壳体之间形成矫密闭空间;在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眼罩;所述眼罩突出于所述前端面设置,在所述眼罩上间隔设置有两个视口,所述眼罩的前端面设置有与人体面部贴合的贴合部;
在所述密闭空间内设置有箱式内胆,所述箱式内胆呈长方体状,在所述箱式内胆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视口位置相对的两个呈间距设置的第一圆孔,在两所述第一圆孔处均设置有透明挡板;在所述箱式内胆的前、后两内侧面上均安装有反光镜片,在所述前内侧面的反光镜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孔位置相对的两个呈间距设置的第二圆孔;在所述箱式内胆的左、右两内侧面及底部内侧面上设置有反光板,在所述底部内侧面上设置有标识物;在所述内胆箱体的顶部内侧面上设置有LED灯板。
优选的,在所述LED灯板上设置有插线接口,在所述箱式内胆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插线接口从所述开口伸出。
优选的,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倒计时显示屏。
优选的,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按钮、模式选择按钮、启停按钮,外接电源插口和LED灯亮度调节旋钮。
优选的,所述箱式内胆由1㎜厚的不锈钢板焊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广明;曹天傲,未经曹广明;曹天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29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式磨头
- 下一篇:一种采用万向球结构防止犁刃受损的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