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厂污水处理用自动加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2964.7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4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黎银华;黄海;王涛;龚必涛;韦成香;桂森;冉壤;黄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铝彩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贵阳天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7 | 代理人: | 杜胜雄 |
地址: | 550014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厂污水处理用自动加药装置。包括架体上端设置的装药筒及清水存储罐,架体上设置有通过管道分别与装药筒及清水存储罐连接的药剂调试桶,装药筒与药剂调试桶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清水存储罐与药剂调试桶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药剂调试桶内部上端设置有上液位传感器,其下端设置有下液位传感器,药剂调试桶下端连接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上液位传感器、下液位传感器及第三电磁阀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该装置能自动供给铝厂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避免操作人员与药物进行接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厂污水处理用自动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厂污水处理系统加药方式采用的是人工加料,药剂调试桶容量为200L,药剂加满一次可供给系统运行25-30分钟,污水处理系统需要长时间连续运行进行污水处理,造成了工作人员需要不间断的往药剂调试桶内添加药剂,此过程无疑加大了操作者的工作量和持续工作时间。同时,操作人员在加药的过程中长时间直接与药剂接触,药剂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存在影响,不利于员工的职业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厂污水处理用自动加药装置,该装置能自动供给铝厂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避免操作人员与药物进行接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一种铝厂污水处理用自动加药装置,包括架体及设置于所述架体上的控制器,所述架体上端设置有的装药筒及清水存储罐,所述架体上设置有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装药筒及清水存储罐连接的药剂调试桶,所述装药筒与所述药剂调试桶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清水存储罐与所述药剂调试桶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药剂调试桶内部上端设置有上液位传感器,其下端设置有下液位传感器,所述药剂调试桶下端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上液位传感器、下液位传感器及第三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药剂调试桶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伸入至所述药剂调试桶内部,且所述电机轴上设置有搅拌叶。
所述上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药剂调试桶上端内部一侧,且距离所述药剂调试桶的顶部至少20cm。
所述下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药剂调试桶下端内部一侧,且其距离所述药剂调试桶的底部至少2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上液位传感器、下液位传感器及控制器之间进行信号连接,利用控制器进行控制各部件之间的开关,从而达到自动加药的目的,减少操作人员来回加药次数,降低其工作量,减小劳动强度;且可有效避免操作人员长时间接触污水处理所需的化学试剂,减轻化学药剂对人体的伤害,同时,可避免因操作人员的疏忽,忘记按时添加药剂导致污水处理的不达标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事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铝彩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铝彩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2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