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4594.0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3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董永乐;李航;李轩;沈海鹏;刘献成;贺青;祝恩国;金振国;许晓滨;燕伯峰;黄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B3/54;G01R2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王贵良;任海奇 |
地址: | 102308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表。该智能电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电表本体、设置于电表本体上的第一电力线接口和第二电力线接口,电表本体包括:计量模块、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第一电力线接口与加载了电力载波信号的输入电力线连接,第二电力线接口与输出电力线连接。计量模块计量与用户用电相关的信息;通信模块,对所述输入电力线中加载的电力载波信号进行处理,并转换为以太网信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预设逻辑和所述计量信息确定出用户的用电信息,并将所述用电信息发送到上的终端或服务器。该实施方式实现了用户的用电信息的计量、远程抄表功能,同时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远程抄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表。
背景技术
电力表是电力管理部门用电管理的计量设备,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外,还可以实现自动抄表,自主缴费等功能,智能电表还是智能电网的终端设备。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的、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
目前智能电网的抄表应用中,有基于智能电表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及小区基站进行的远程无线抄表方法或装置,也有通过集中器的通信通道将电量信息发送到控制中心的服务器的远程无线抄表方法或装置。现有的上述抄表方法或装置需要另设光纤线缆或网络基站,对于一些居住分散的区域用户而言,固定投资较大、远程抄表的成本高。同时,对于具有上网需求,但是居住分散的区域用户而言,在架设电力线的外,另外架设网络线(如,光纤或其他通信线缆)会造成投资成本较高、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电表,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即解决上述智能电网的远程抄表应用中,基于智能电表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或利用光纤线缆通信所造成的远程抄表,固定投资较大、远程抄表的成本高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表,该智能电表包括:上述智能电表包括电表本体、设置于上述电表本体上的第一电力线接口和第二电力线接口,上述电表本体包括:计量模块、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上述第一电力线接口与加载了电力载波信号的输入电力线连接,上述第二电力线接口与输出电力线连接;上述计量模块通过电力线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力线接口、第二电力线接口之间,用于计量与用户用电相关的信息;上述通信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力线接口,用于对上述输入电力线中加载的电力载波信号进行处理,并转换为以太网信息;上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计量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预设逻辑和上述计量信息确定出用户的用电信息,并将上述用电信息发送到上的终端或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计量模块包括电量计量单元、费用计算单元,上述电量计量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上述第一电力线接口与上述数输入电力线连接,上述电量计量单元的输出端与上述费用计算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上述费用计算单元的输出端与上述控制模块连接,其中:上述电量计量单元,用于计量用户端负载的用电量;上述费用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用电量,计算在设定计费周期中的用电费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表本体还包括温湿度模块,上述温湿度模块与上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采集上述电表本体内壳中的温度和湿度,并将所采集的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发送到上述控制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模块包括信息收发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上述信息收发单元连接上述输入电力线和上述数据处理单元的第一端,上述数据处理单元的第二端与终端用户连接,其中:上述信息收发单元,用于将所接收的电力载波信号发送到上述数据处理单元,或将上述数据处理单元的的数据加载到上述电力载波线上;上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调制或解调,实现电力载波信号与以太网信息的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密钥子单元,上述密钥子单元利用预设逻辑生成加密算法,或生成解密算法,其中上述解密算法为解码根据上述加密算法加密的数据的算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加密子单元,上述加密子单元根据加密算法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电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4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