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缓冲作用的水冷排散热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4981.4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2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生新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甲古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6 | 分类号: | B60L58/26;B60L50/6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张晓丽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震 缓冲 作用 水冷 散热 框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缓冲作用的水冷排散热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条,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部通过安装条安装有框盖,所述框架本体和框盖的表面和内壁均贯穿开设有散热通槽,所述框架本体内壁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内壁和表面贯穿开设有限位槽。通过支撑弹簧受压收缩,使连接管和限位片分别在支撑管和限位槽内滑动,从而对水冷排本体的底部吸能减震,通过优力胶辊受压收缩,使滑管在套管内滑动,从而对水冷排本体顶部进行吸能减震,从而打动了便于通过固定框架进行减震缓冲的效果,实现了在震动使保障电池与接线接触稳定的目标,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缓冲作用的水冷排散热框架。
背景技术
水冷排也叫水冷排,是电脑水冷系统里不可或缺的主件之一,水冷排分铝制以及铜制,下面简称铝排跟铜排,水冷散热器有一个进水口及出水口,散热器内部有多条水道,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水冷的优势,能带走更多的热量。这就是水冷散热器的基本原理。
目前市场上的水冷排在装配过程中,难以通过辅助固定的散热框架进行减震缓冲,从而在遭遇颠簸震动时容易使电池与接线接触不良等情况,使用起来很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缓冲作用的水冷排散热框架,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水冷排在装配过程中,难以通过辅助固定的散热框架进行减震缓冲,从而在遭遇颠簸震动时容易使电池与接线接触不良等情况,使用起来很不安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缓冲作用的水冷排散热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条,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部通过安装条安装有框盖,所述框架本体和框盖的表面和内壁均贯穿开设有散热通槽,所述框架本体内壁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内壁和表面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片,所述支撑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管,且限位片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表面,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粘接有搭接垫,所述支撑板底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板的顶面搭接有水冷排本体,所述框盖内壁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管,所述滑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覆压板,所述覆压板和框盖的相向侧面固定安装有优力胶辊,所述覆压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框。
优选的,所述限位框的内壁粘接有覆压垫套,且限位框的框壁为顶部厚度宽于其底部厚度。
优选的,所述覆压垫套采用纳米海绵材质制成,且限位框的侧表面与框盖的框壁不相搭接。
优选的,所述搭接垫采用氟橡胶材质制成,且支撑板的顶面通过搭接垫水冷排本体的底面相搭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连接管和支撑板的数量均为两个。
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管上均分布两个限位槽,每个所述连接管上均分布两个限位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减震缓冲作用的水冷排散热框架,通过设置限位框,使水冷排本体不易向四周滑移,在遭遇振动时,支撑弹簧受压收缩,使连接管和限位片分别在支撑管和限位槽内滑动,从而对水冷排本体的底部吸能减震,通过优力胶辊受压收缩,使滑管在套管内滑动,从而对水冷排本体顶部进行吸能减震,从而打动了便于通过固定框架进行减震缓冲的效果,实现了在震动使保障电池与接线接触稳定的目标,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管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框架本体、2安装条、3框盖、4散热通槽、5支撑管、6限位槽、7限位片、8连接管、9支撑板、10搭接垫、11支撑弹簧、12水冷排本体、13套管、14滑管、15覆压板、16优力胶辊、17限位框、18覆压垫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甲古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甲古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49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