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塌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7460.4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1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范永彬;陈新雷;刘定国;熊雪松;雷奇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晶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8 | 分类号: | E02D5/68;E02D17/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夏冬玲 |
地址: | 443699 湖北省宜昌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塌孔 装置 | ||
一种防塌孔装置,包括外径小于孔径且位于易塌孔区域内的筒体,筒体与孔之间预留间隙,间隙内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所述筒体由上固定片、中固定片、下固定片及底固定片对称布置且铰接成环;其中上固定片与支架连接,支架上左右对称铰接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另一端与中固定片铰接;中固定片下端铰接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另一端与底固定片铰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塌孔装置,可降低筒体拆除取出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基础施设备,尤其是一种防塌孔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820781124 .1”的专利“防塌孔装置”,通过放入筒体,在筒体和孔之间的间隙内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护壁结构,防止塌孔。但是,该装置要求混凝土护壁结构形成好之后取出筒体,由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粘附性,当混凝土护壁结构形成好后,光靠提拉力较难拆除该筒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塌孔装置,可方便后期拆除筒体,简化拆装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塌孔装置,包括外径小于孔径且位于易塌孔区域内的筒体,筒体与孔之间预留间隙,间隙内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所述筒体由上固定片、中固定片、下固定片及底固定片对称布置且铰接成环;其中上固定片与支架连接,支架上左右对称铰接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另一端与中固定片铰接;中固定片下端铰接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另一端与底固定片铰接。
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分两下两组布置。
所述筒体的上方且位于重心处设有吊环。
所述中固定片、下固定片及底固定片的铰接处设有凸起,凸起处卡接有锁紧套。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塌孔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采用可拆除的筒体,在浇筑混凝土保护层时可通过液压缸的伸缩进行筒体的闭合成环或与混凝土保护层脱离,这样后期取出筒体时简单方便,且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形成良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去掉两块底固定片后)。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去掉两块底固定片、下固定片后)。
图中:筒体1, 孔2, 混凝土保护层3,上固定片4,中固定片5,下固定片6,底固定片7,支架8,第一液压缸9,第二液压缸10,吊环11,凸起12,锁紧套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防塌孔装置,包括外径小于孔径且位于易塌孔区域内的筒体1,筒体1与孔2之间预留间隙,间隙内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3。将筒体1放置于孔2内、且置于易发生塌孔的区域中,采用混凝土浇筑于筒体1和孔2之间留设的一环形间隙里,形成一段混凝土保护层3以防塌孔,混凝土保护层3形成好之后可取出筒体1,继续向下开挖,筒体可以再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晶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晶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74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污分离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线缆缠绕用线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