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7587.6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0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童慧林;方志军;高永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5/25 | 分类号: | B60R25/25;B60Q9/00;G07F17/00;G08B2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汽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处理器、电子锁、检测单元和报警器,其中信息获取单元与处理器之间双向连接,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客户端相连接,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处理器,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子锁、报警器和显示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服务器解锁速度慢的问题,能够快速准确地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车锁解锁操作,保证用车可靠性;此外根据客户端用户操作信息以及检测单元检测的数据,结合报警器与显示屏,能够有效提醒用户退车时注意车内的遗留物品,提升了用车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锁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
背景技术
共享汽车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但随之而来的是共享汽车的安全使用问题,目前共享汽车大多是通过移动客户端的相关应用程序自动进行解锁或上锁操作,并没有进行驾驶员与用户信息的一致性认证,容易发生驾驶员与真正解锁或上锁用户不一致的情况,导致非法驾车酿祸、用户遭受损失。目前的共享汽车大多采用蓝牙锁原理,将客户端的应用与车内蓝牙连接,经过服务器处理之后才能解锁,中国专利CN208646796U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共享汽车验证装置,通过服务器将车辆验证控制端与客户端相连接,这种解锁方式受限于信号与环境的影响,需要一定的时间与复杂的解锁操作机制。
此外,用户在归还停放共享汽车之后,通常共享汽车会立刻自动上锁,如果车内遗留有其他人员(尤其是儿童)或物品,一种情况是用户自己发现后重新通过客户端应用进行解锁,另一种情况则是用户不能及时发现,最终导致车内遗留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车内遗留物品被其他人取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不受环境信号限制、能够快速进行用户验证、且具有上锁报警功能的共享汽车车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共享汽车车锁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处理器、电子锁、检测单元和报警器,所述信息获取单元与处理器之间双向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客户端相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子锁和报警器,所述处理器还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处理器为NanoPC-T4开发板。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连接有存储特征信息的硬盘。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获取单元通过USB3.0端口连接至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通过HDMI2.0端口连接至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上设置有wifi通讯模块和控制芯片,所述wifi通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客户端,其输出端连接至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至信息获取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还分别与硬盘和检测单元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子锁、报警器和显示屏,所述控制芯片为RK3399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RK3399芯片的W31端口与wifi通讯模块相连接,所述RK3399芯片的P24端口与电子锁相连接,所述RK3399的P25端口与报警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车速传感器以及安装在车内座椅椅面下方的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获取单元和显示屏均安装在汽车左侧的B柱位置,所述显示屏安装在信息获取单元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获取单元为高清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7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地铁组装制造过程中线槽布线搬运工装
- 下一篇: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