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饰板用转接件的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8634.9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4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高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志良 |
主分类号: | E04F13/076 | 分类号: | E04F13/0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转接 装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饰板用转接件的装配结构,包括两块装饰板本体,两块相邻所述装饰板本体之间设有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左侧所述装饰板本体的右端侧壁上设有两个插槽,两个所述插槽分别与左侧装饰板本体的上下两端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转接件与插槽卡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连接块插设于插槽内,使得若干矩形卡块插设于矩形卡槽内,配合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对相邻装饰板本体进行平顺衔接,方便进行拆装,通过将连接块内弧形卡槽中的转动球插设于左侧装饰板本体上的弧形插槽内,配合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之间的转轴,提升相邻装饰板本体之间的转动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墙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板用转接件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集成墙面广泛应用于室内装修中,具有生产成本低和装配方便的特点,其最大特色就是拥有凹凸感的表面,立体感很强,集成墙面按材料分为由铝锰合金、隔音发泡材料和铝箔三层压制而成的,纳米纤维类和竹木纤维等等,集成墙面包括规整拼合的装饰板,相邻装饰板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实现拼合连接。
由于相邻装饰板之间的转接装配部位存在一定的差异,不便于进行平顺衔接和拆装,且装饰板装配后的转动稳定性较差,现提出一种装饰板用转接件的装配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装饰板用转接件的装配结构,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相邻装饰板之间的转接装配部位存在一定的差异,无法进行平顺衔接,且装饰板装配后存在较大的缝隙,降低了装饰板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饰板用转接件的装配结构,包括两块装饰板本体,两块相邻所述装饰板本体之间设有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左侧所述装饰板本体的右端侧壁上设有两个插槽,两个所述插槽分别与左侧装饰板本体的上下两端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转接件与插槽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接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右侧装饰板本体位于中心位置左端侧壁上的连接块和设置于左侧装饰板本体位于中心位置右端侧壁上的弧形插槽,所述连接块远离右侧装饰板本体的一端侧壁上设有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内卡接有转动球,所述转动球插设于弧形插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接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右侧装饰板本体左端侧壁上的两块第一转动块,两块所述第一转动块分别靠近右侧装饰板本体的上下两端侧壁设置,两块所述第一转动块远离右侧装饰板本体的一端均设有第二转动块,两块相邻所述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同一根转轴,两块所述第二转动块分别与两个插槽卡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和第一转动块均与右侧装饰板本体呈一体化设置,所述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的材质相同。
优选地,两块所述第二转动块分别插设于两个插槽内,两块所述第二转动块位于插槽内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矩形卡块,所述插槽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矩形卡槽,若干所述矩形卡块分别插设于若干矩形卡槽内。
优选地,若干所述矩形卡块均与第二转动块呈一体化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第二连接块插设于插槽内,使得若干矩形卡块插设于矩形卡槽内,配合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对相邻装饰板本体进行平顺衔接,方便进行拆装。
2、通过将连接块内弧形卡槽中的转动球插设于左侧装饰板本体上的弧形插槽内,配合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之间的转轴,提升相邻装饰板本体之间的转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饰板用转接件的装配结构的截面透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饰板用转接件的装配结构的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志良,未经许志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8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