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袋笼去毛刺刀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0236.0 | 申请日: | 201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6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桦林;黄奕镓;林陈涛;郭可安;兰竣文;林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7/12;B24B2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吴志龙;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袋笼去 毛刺 刀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袋笼去毛刺刀头,包括刀架及固定于刀架上的多个驱动电机,各个驱动电机壳体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横梁及横梁两端竖向延伸的支板,各个支板上固定有软轴套,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主动锥齿轮,各个软轴套朝向主动锥齿轮的一端经轴承铰接有被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被动锥齿轮啮合,各个软轴套内置入有软轴,所述软轴一端同轴连接于被动锥齿轮,软轴的另一端外部固定连接有砂纸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利用砂纸圈能便于研磨焊接毛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便于替换,价格低廉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袋笼去毛刺刀头。
背景技术
袋笼是用于支撑除尘布袋的支撑件,在袋笼的生产过程中采用纵筋和环筋焊接形成,受焊接电流大小的影响,纵筋和环筋相互搭接位置处,极易在焊接时产生毛刺。目前采用人工去除毛刺的方式进行去除,袋笼去毛刺占整个生产过程的所用劳动力较多,磨削的时间长,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袋笼生产需要采用人工去除焊接毛刺效率低需要设计一种能满足自动化工作需求的去毛刺刀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袋笼去毛刺刀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架及固定于刀架上的多个驱动电机,各个驱动电机壳体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横梁及横梁两端竖向延伸的支板,各个支板上固定有软轴套,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主动锥齿轮,各个软轴套朝向主动锥齿轮的一端经轴承铰接有被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被动锥齿轮啮合,各个软轴套内置入有软轴,所述软轴一端同轴连接于被动锥齿轮,软轴的另一端外部固定连接有砂纸圈。
进一步的,所述刀架包括上部及侧部均设置有多个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多个驱动电机的软轴套的下端向驱动电机的中部靠拢或向驱动电机的一侧靠拢。
进一步的,所述砂纸圈与软轴为胶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利用砂纸圈能便于研磨焊接毛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便于替换,价格低廉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刀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电机与软轴套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电机与软轴套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袋笼去毛刺刀头,包括刀架10及固定于刀架上的多个驱动电机20,各个驱动电机壳体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架30,所述支架包括横梁310及横梁两端竖向延伸的支板320,各个支板上固定有软轴套40,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主动锥齿轮210,各个软轴套朝向主动锥齿轮的一端经轴承铰接有被动锥齿轮410,所述主动锥齿轮210与被动锥齿轮410啮合,各个软轴套内置入有软轴420,所述软轴一端同轴连接于被动锥齿轮410,软轴的另一端外部固定连接有砂纸圈430。
工作时,所述刀架包括上部及侧部均设置有多个驱动电机,从而能够保证对袋笼周侧毛刺的去除,本实施例中软轴套40、驱动电机20整体与刀架位置固定,驱动电机20为步进电机,软轴420通过锥齿轮传动实现转动,软轴套40内部中空,被动锥齿轮410通过轴承固定在软轴套的端部从而能保证被动锥齿轮,同轴固定被动锥齿轮的软轴420从而实现驱动电机20驱动软轴420的旋转。
本实施例中,支架30的支板320侧部具有以供软轴套40伸入的开孔,所述砂纸圈与软轴为胶接。
软轴420输出端的砂纸圈430与袋笼的毛刺接触,从而对毛刺部位进行磨削加工从而满足对袋笼表面的机加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0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