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阻燃玻璃纤维针织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0312.8 | 申请日: | 201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3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永安达阻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17/10;B32B17/12;B32B17/06;B32B27/32;B32B27/02;B32B27/12;B32B5/02;B32B5/08;B32B5/26;B32B3/08;B32B7/08;B32B33/00;D04B1/1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家蕾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玻璃纤维 针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阻燃玻璃纤维针织布,包括阻燃布、丙纶针织布、第一玻璃纤维复合纱和第二玻璃纤维复合纱,所述阻燃布由丙纶针织布、第一玻璃纤维复合纱和第二玻璃纤维复合纱通过平板硫化机高温压合组成,所述丙纶针织布位于第一玻璃纤维复合纱和第二玻璃纤维复合纱之间,所述丙纶针织布由第一玻璃纤维复合纱、第一聚丙烯长丝和第二聚丙烯长丝通过针织横机针织而成。实现良好的阻燃效果同时,能够达到高效的耐热、耐腐蚀和防霉效果,在对管道和工件表面进行包覆时,可大大提高管道和工件表面的耐热耐腐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阻燃玻璃纤维针织布。
背景技术
目前的玻璃纤维针织布其阻燃层单一,阻燃同时无法良好的隔绝高温的侵蚀,且实用强度较低,抗拉效果不高,使用过久后易产生断裂。
专利号CN201920177239.4公布了一种防脱散纬编针织布,可实现在纬编纺织线内部的纺织方式进行改进,很好的达到了无需另外增加其他纺织工序,来防止针织布脱散的目的,大大节省了针织布的生产成本,提高了针织布纬编的生产效率,实现了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使纬编出的针织布结构更加稳定,从而大大方便了针织布的生产和使用,可实现通过在针织布的外衬面料上增加耐磨层和防水层。
该防脱散纬编针织布存在以下弊端:1、该申请只通过纬编出的针织布结构完成布料的耐磨层效果,没有使用良好的耐磨的高强度材料,在面对人员意外强拉扯时,该申请的面料依旧会产生破损现象;2、没有良好的阻燃和隔热效果,使得其使用的区域局限性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阻燃玻璃纤维针织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阻燃玻璃纤维针织布,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阻燃玻璃纤维针织布,包括阻燃布、丙纶针织布、第一玻璃纤维复合纱和第二玻璃纤维复合纱,所述阻燃布由丙纶针织布、第一玻璃纤维复合纱和第二玻璃纤维复合纱通过平板硫化机高温压合组成,所述丙纶针织布位于第一玻璃纤维复合纱和第二玻璃纤维复合纱之间,所述丙纶针织布由第一玻璃纤维复合纱、第一聚丙烯长丝和第二聚丙烯长丝通过针织横机针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复合纱和第二玻璃纤维复合纱分别由第一无碱玻璃纤维无捻长丝、第二无碱玻璃纤维无捻长丝、第一丙纶无捻长丝和第二丙纶无捻长丝通过并丝机并合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布一侧高温熔覆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为阻燃橡胶材料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无碱玻璃纤维无捻长丝、第二无碱玻璃纤维无捻长丝、第一丙纶无捻长丝和第二丙纶无捻长丝通过并丝机并合组成的第一玻璃纤维复合纱和第二玻璃纤维复合纱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2.通过通过平板硫化机高温压合的阻燃布、丙纶针织布、第一玻璃纤维复合纱和第二玻璃纤维复合纱在实现良好的阻燃效果同时,能够达到高效的耐热、耐腐蚀和防霉效果,通过多层压覆的玻璃纤维,在对管道和工件表面进行包覆时,可大大提高管道和工件表面的耐热耐腐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阻燃玻璃纤维针织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阻燃玻璃纤维针织布的第一玻璃纤维复合纱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阻燃玻璃纤维针织布的丙纶针织布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阻燃布;2、丙纶针织布;3、第一玻璃纤维复合纱;4、第二玻璃纤维复合纱;5、第一无碱玻璃纤维无捻长丝;6、第二无碱玻璃纤维无捻长丝;7、第一丙纶无捻长丝;8、第二丙纶无捻长丝;10、第一聚丙烯长丝;11、第二聚丙烯长丝;12、防滑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永安达阻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永安达阻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0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