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的应急制动锥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1226.9 | 申请日: | 201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2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侯士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士礼 |
主分类号: | B60T1/14 | 分类号: | B60T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崔建章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应急 制动 装置 | ||
一种用于汽车的应急制动锥锚装置,包含有设置在车辆上的框架装置、设置在框架装置上并且设置为与框架装置呈四份之一圆周状态运动分布的摆动梁(1)、设置在摆动梁(1)与框架装置之间并且用于控制摆动梁(1)的处于状态的弹射装置,通过摆动梁(1)和框架装置,实现了与道路接触的制动臂,通过弹射装置,实现了对摆动梁(1)处于水平或竖直状态的控制,不再都是通过轮胎与道路摩擦产生制动力,因此增加汽车与道路摩擦力,提高了汽车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急制动锥锚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的应急制动锥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途中如遇紧急意外,应各种原因造成制动失灵,屡见不鲜,例如:前轮爆胎、道路结冰、积雪路滑、雨水路滑、油污路滑、雾天急刹、长距离下陡坡都可能发生,因此用于汽车的应急制动锥锚装置是一种重要的汽车部件,在现有的汽车的制动中,还都是通过轮胎与道路摩擦产生制动力,当轮胎与道路失去摩擦力,就会造成汽车失控而酿成重大事故,现有的还没有一种用于汽车的应急制动锥锚装置,从而增加汽车与道路摩擦力,保证汽车安全。
基于申请人于2019年10月15日的技术交底书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汽车的应急制动锥锚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应急制动锥锚装置,因此增加汽车与道路摩擦力,提高了汽车安全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在车辆上的框架装置、设置在框架装置上并且设置为与框架装置呈四份之一圆周状态运动分布的摆动梁、设置在摆动梁与框架装置之间并且用于控制摆动梁的处于状态的弹射装置。
由于设计了摆动梁、框架装置和弹射装置,通过摆动梁和框架装置,实现了与道路接触的制动臂,通过弹射装置,实现了对摆动梁处于水平或竖直状态的控制,不再都是通过轮胎与道路摩擦产生制动力,因此增加汽车与道路摩擦力,提高了汽车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增加车辆与道路的制动点的方式把摆动梁、框架装置和弹射装置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在车辆上增加与道路接触的制动臂的方式把摆动梁与框架装置和弹射装置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框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阻力轴、吊耳座、转轴、第一前支撑拉臂和第二前支撑拉臂或支座和侧板。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弹射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筒壳、弹簧、顶针和电磁磁力块。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摆动梁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底座和摩擦板。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摆动梁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摩擦柱。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阻力轴上分别设置有吊耳座、第一前支撑拉臂和第二前支撑拉臂,在第一前支撑拉臂和第二前支撑拉臂之间设置有转轴和筒壳并且在筒壳与转轴之间分别设置有顶针,在顶针与筒壳之间设置有弹簧并且在顶针与第一前支撑拉臂之间、顶针与第二前支撑拉臂之间分别设置有电磁磁力块,在转轴上设置有底座并且在底座上设置有摩擦板。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阻力轴设置为矩形管状体并且阻力轴的端头设置为与吊耳座联接,阻力轴的上端端面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前支撑拉臂和第二前支撑拉臂联接并且阻力轴的前侧面部设置为与摆动梁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吊耳座设置为工字形架状体并且吊耳座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阻力轴联接,吊耳座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螺母与载货汽车车架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士礼,未经侯士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12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铝框边锁
- 下一篇:一种机械配件装配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