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远危险地带山体滑坡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3014.4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3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强 |
主分类号: | B64D47/08 | 分类号: | B64D47/08;B64C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远 危险 地带 山体 滑坡 监测 系统 | ||
偏远危险地带山体滑坡监测系统,它由无人机、监测器、现场操控器和上位主机等四部分组成,其中监测器由上盖、中板、下底三者组成的球体及安装在球形外壳中心的立柱、装于连杆顶端的电磁铁、装于立柱底端的监测电路板、安装在球形外的太阳能电池板组等组件构成。立柱上的电磁铁通电时,立柱及其上的组件在中心球体带动下呈自由竖直状态,当断电时,立柱及其上的组件与检测装置外壳一起随地基的倾斜而倾斜,从而通过测量电路及相关算法获得待监测区域的滑坡风险。型的偏远危险地带山体滑坡监测系统,结构简单、能够自主调校基点、数据无线远传、无人值守、使用方便、特别适合偏远危险地带的山体监测使用,可有效地预警山体滑坡,给财产转移、人员撤离等赢得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远危险地带山体滑坡的监测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对偏远危险地带可能的山体滑坡进行不间断监测的系统。
背景技术
偏远危险地带的山体在降雨、风力、地震等外力的作用下时常会出现滑坡的倾向,这种倾向难以采用肉眼观察或人们巡视所能研判,同时,一旦滑坡发生,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目前的监测手段主要是通过视频图像再加上一些先进的算法来实现山体滑坡的监测预警,但这种方法受天气影响较大,比如在阴雨多雾天气和夜间等情况下就不会给出准确判定。还有一种是GPS法,通过GPS系统来研判山体状态,从而给出预警,这种办法的误差较大,时常出现误报,同时仍然受天气影响较大,在阴天天气下会无能为力。
由此看来,发明一种全天候、无人值守、准确可靠的山体滑坡监测系统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天候、无人值守、准确可靠的山体滑坡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偏远危险地带山体滑坡监测系统,它由无人机、监测器、现场操控器、上位主机等四大部分组成,其中监测器由方形底盘、固定在底盘上内部为球形的外壳、安装在球形外壳中心的带有圆孔的中板、中部带有小球体的立柱、装于立柱顶端的电磁铁、装于立柱底部带有水平监测电路和数据远传电路的电路板、无线数据远传天线、安装在球形外壳四周的太阳能电池板组、安装在顶部的转运抓手等组件构成。
偏远危险地带山体滑坡监测系统通过现场操控器操控无人机将监测器安放在待测山体上,之后现场操控器启动监测器立柱上的电磁铁,使得电磁铁的衔铁与上盖内壁分离,立柱在重力作用下呈竖直状态,此时给电磁铁断电,衔铁复位,使之在复位弹簧力的作用下与上盖内壁紧贴,立柱在监测器内的相对位置固定,该位置所测得的数据为基点数据。该过程完成后启动系统,之后随着山体形变,立柱连同其上的监测电路也会倾斜,电路将适时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得出倾斜数据并通过天线远传到上位主机,上位主机接收数据并分析研判,给出预警。
本实用新型的偏远危险地带山体滑坡监测系统,结构简单、能够自主调校基点、数据无线远传、无人值守、使用方便、特别适合偏远危险地带的山体监测使用,可有效地预警山体滑坡,给财产转移、人员撤离等赢得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偏远危险地带山体滑坡监测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监测器示意图。
图3为监测器安放在斜坡上的放置示意图。
图4为太阳能电池板组23组合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5为太阳能电池板组23的单独一片示意图。
图6为立柱示意图。
图7为两个半圆组成的中间板的主视和俯视图。
图8为下底主视和俯视图。
图9为组件28的示意图。
图10为组件22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强,未经李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30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