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应电烤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4041.3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2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郝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伟 |
主分类号: | A21B2/00 | 分类号: | A21B2/00;A47J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电烤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应电烤箱,它包括在箱体1里面的隔板3将箱体1分割为主箱体8和副箱体7两部分,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箱体通气孔13,隔板3上设置有穿越电缆的孔,主箱体8前面设置有向下开启主箱体门9,主箱体门9上方设置有门拉手12。副箱体7前面设置有控制显示屏6,副箱体7侧面设置有向外侧开启的副箱体门4,副箱体7里面设置有变频及电气控制装置5,主箱体8里面设置有框架10,在框架10上面设置有感应加热筒11和固定封闭板2。本实用新型应用高频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功率消耗较小、加热速度快、加热空间小、热损失小、体积小、用于食品烤制的感应电烤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领域有感应加热,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食品烤制的感应电烤箱。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食品电烤箱中,采用的是电阻式电热管烤箱。由于电热管烤箱在烤制食品过程中,将食品模具、食品模具内待烤制的食品以及电热管烤箱内部空间同时加热,由于电热管烤箱内部空间较大,烤箱内温度上升到需要的温度时间较长、热量损失较大,而且电热管烤箱电功率消耗较大、体积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功率消耗较小、加热速度快、加热空间小、热损失小及体积小、用于食品烤制的感应电烤箱;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个感应加热筒上面多个单相感应线圈串联连接与并联连接电路,使多个单相感应线圈能够让所有被烤制食品在同时烤制过程中有同样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感应电烤箱,它包括箱体、变频及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感应加热筒,所述感应加热筒是由非金属筒体、感应线圈和导磁钢板食品模具构成,在所述筒体外面缠绕多个单相感应线圈,在所述筒体里面对应于所述多个单相感应线圈位置设置有可以移出的多个所述导磁钢板食品模具,所述单相感应线圈外面设置多个铁氧体磁条,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筒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筒可以在箱体内设置成一排,所述感应加热筒也可以在箱体内分层设置成多排,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筒一侧筒口设置有固定封闭装置,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筒另一侧筒口设置有既可以开启又可以封闭装置,或者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筒两侧筒口都设置有既可以开启又可以封闭装置。
一种感应电烤箱,它包括箱体、变频及电气控制装置、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感应加热筒,所述感应加热筒是由非金属筒体、感应线圈和导磁钢板食品模具构成,在所述筒体外面缠绕多个单相感应线圈,在所述筒体里面对应于所述多个单相感应线圈位置设置有可以移出的多个所述导磁钢板食品模具,所述单相感应线圈外面设置多个铁氧体磁条,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筒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筒可以在箱体内设置成一排,所述感应加热筒也可以在箱体内分层设置成多排,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筒一侧筒口设置有固定封闭装置,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筒另一侧筒口设置有既可以开启又可以封闭装置,或者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筒两侧筒口都设置有既可以开启又可以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多个感应加热筒上面的多个单相感应线圈先串联连接成多个单相感应线圈串联组,再将所述多个单相感应线圈串联组并联连接成多个单相感应线圈串联连接与并联连接电路,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筒上面的多个单相感应线圈串联连接是将所述箱体内设置的一排或分层设置的每一排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筒上面对应位置的多个单相感应线圈进行所述感应加热筒与感应加热筒之间的单相感应线圈相互串联连接,所述单相感应线圈串联组是所述多个单相感应线圈在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筒横排方向所述对应位置的单相感应线圈相互串联连接后的一组单相感应线圈串联组。
所述感应加热筒非金属筒体用陶瓷材料或钢化玻璃制成,所述筒体横截面是矩形,在所述筒体上面设置多个排气孔,所述筒体两个筒口是开口状态,所述单相感应线圈有两个出线头,所述导磁钢板食品模具由下模具和上盖组成,所述食品模具下模具与上盖之间留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伟,未经郝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4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