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5332.4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3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凯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梁永昌 |
地址: | 311818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城市 垃圾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外侧壁下端分别固定安装凹型杆和T型杆,所述桶体外侧壁上端铰链连接上盖,所述上盖前侧壁开设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内壁分别固定安装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和蓄电池,所述上盖后侧壁分别固定安装信号发射器、太阳能板和把手,实现了当垃圾装满后对外部发射信号,进行回收,防止了后续额外的垃圾在周围堆积的情况,且在多个垃圾桶一起使用时可相互固定,防止侧翻发生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步骤包括垃圾集中回收、挤压运输和火化焚烧,本装置所针对的使集中收集步骤,对于集中收集通常采用垃圾桶收集,然后通过人工搬运到挤压运输车上,对于收集过程中通常需要工作人员人工检验垃圾桶是否装满,因此需要制定回收日期同一回收,不同的地区人口密度不同,当垃圾桶装满后未到回收日期,则会造成垃圾桶周围堆积大量垃圾,很影响城市的面貌和居民的生活环境,存在对于不同人口密度的地区,难以保证垃圾桶装满后能及时清空,造成垃圾在外部堆积,且垃圾桶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单独设立容易倾倒,使垃圾散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处理装置,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外侧壁下端分别固定安装凹型杆和T型杆,所述桶体外侧壁上端铰链连接上盖,所述上盖前侧壁开设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内壁分别固定安装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和蓄电池,所述上盖后侧壁分别固定安装信号发射器、太阳能板和把手。
优选的,所述桶体下表面一体成型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桶体外侧壁固定安装收纳盒。
优选的,所述桶体侧壁开设通孔,所述通孔内壁贴合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前侧壁固定安装挡板。
优选的,所述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在内凹槽固定安装有三组,且每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成圆形排列。
优选的,所述桶体外侧壁上端固定安装第一锁体,所述上盖上表面固定安装第二锁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处理装置,具有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信号发射器、蓄电池和太阳能板结构,通过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对筒体内壁发射和接受外红线,测定内筒的垃圾是否装满,通过太阳能板和蓄电池对其供电,最后由信号发射器发射给远程信号接收端,进行提示,可在装置装满垃圾后进行单独回收,无需工作人员逐一检查回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可对装置内的垃圾及时清空,避免了多余的垃圾在外部堆积,通过两个垃圾桶之间的凹型杆和T型杆的卡接固定,使两个以上的本装置可对接,使整体的稳定性增强,防止发生侧翻,实现了当垃圾装满后对外部发射信号,进行回收,防止了后续额外的垃圾在周围堆积的情况,且在多个垃圾桶一起使用时可相互固定,防止侧翻发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拼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桶体、101、2凹型杆、3 T型杆、4上盖、401内凹槽、5红外发射管、6红外接收管、7蓄电池、8信号发射器、9太阳能板、10把手、11加强筋、12收纳盒、13密封块、14挡板、15第一锁体、16第二锁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凯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凯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53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被修复用植物根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植被修复用修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