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面积混凝土保温节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5649.8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2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冯铭伟;韩强;姚晨;尤海东;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亨利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面积 混凝土 保温 节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保温结构领域,公开了一种大面积混凝土保温节能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于底板所在平面,相邻支撑板之间填充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远离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肋板,所述肋板垂直于保温板所在平面,相邻肋板之间填充有岩棉板,所述岩棉板远离保温板的一侧贴有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远离岩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垂直穿设有若干固定杆。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混凝土墙体的保温效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保温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面积混凝土保温节能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基础上,要严格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另外,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节能和保温功能。通常情况下,采用在板材外面贴面砖或者粉刷涂料的方式来对建筑物进行保温,但是建筑物在一定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下会出现面砖脱落或者裂缝的现象。因此,人们需要研究新的保温结构,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告号为CN201292628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板材。两张复合材料板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并由胶凝剂复合而成,所述复合材料板采用粉煤灰、植物秸秆、石粉和矿物纤维中的至少两种复合而成,保温材料为阻燃聚苯板,两张复合材料板之间有通体肋连接支撑,每两根通体肋之间的距离为30cm;安装时,工字型钢架的两侧各安装一张所述墙体板材,并在通体肋处,用自钻钉将钢架和墙体板材固定。
虽然上述建筑墙体板材,在聚苯板外层增加了由其他材料制成的复合板材,但是仅仅通过在板层中填充一层保温材料,并不能有效地起到保温作用,由于两块复合板之间连接有通体肋,通体肋的导热系数较高,较高的导热系数会造成热量散失的更快,影响整个建筑墙体板材的保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面积混凝土保温节能结构,具有提高混凝土墙体的保温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大面积混凝土保温节能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于底板所在平面,相邻支撑板之间填充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远离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肋板,所述肋板垂直于保温板所在平面,相邻肋板之间填充有岩棉板,所述岩棉板远离保温板的一侧贴有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远离岩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垂直穿设有若干固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一侧同时填充有保温板与岩棉板,保温板与岩棉板均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隔热层能够起到减少热量散失的效果。温度变化使混凝土墙体内部产生不均匀收缩,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墙体的强度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墙体开裂的现象,玻璃纤维网格布的设置能够对温变过程的应力起到补偿的作用,降低混凝土墙体开裂的可能性。固定杆穿设在隔热层上,可将隔热层与底板之间的各材料层紧密连接在一起,同时,有利于将底板固定在混凝土墙体的外部,从而实现对混凝土墙体的保温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固定杆的设置,具有提高混凝土墙体的保温效果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与肋板间隔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和肋板的导热系数大于填充在其中间的保温板与岩棉板。支撑板与肋板竖直对齐分布时,会加快热量沿支撑板与肋板向混凝土墙体外部散失,所以,支撑板与肋板间隔分布可以减缓热量的散失。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为开口朝向底板的U字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字形的固定杆可增大固定杆插入各材料层时,与各材料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各保温材料固定在混凝土墙体的外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的杆身上穿套有塑料膨胀管,所述塑料膨胀管的管身上设有若干倒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亨利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亨利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56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环扩试验支撑模具
- 下一篇:新型前模浮动双向行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