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蒜助苗出膜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7217.0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0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姚秋菊;董海英;张涛;邢百梅;李大勇;韩娅楠;常晓轲;程志芳;刘卫;曹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天一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蒜 助苗出膜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大蒜助苗出膜器,涉及大蒜种植技术领域,包括拖布、拖柄和手柄,所述拖柄的底端与所述拖布转动连接,顶端安装所述手柄;所述拖布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包覆于内层的外面。本实用新型帮助地膜覆盖大蒜在萌芽期快速一致出苗,保护地膜的完整性,减少人工打孔助苗出膜的投入,减轻人工打孔对地膜的损伤,提高覆膜的效果,促进蒜苗健壮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蒜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蒜助苗出膜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蒜种植面积在波动中逐渐扩大,但大蒜种植成本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蒜的种植效益,节本增效势在必行。机械代替人工是节本增效的一项简便有效措施。
而大蒜栽培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密集的劳动力;其中地膜覆盖栽培大蒜破膜出苗需要耗费大量人工,且人工用小铁钉、铁丝、小尖刀破膜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一是持续时间长,造成蒜苗出膜不及时甚至因苗在膜下停留时间过长而形成“发团苗”,强行拉大苗出膜会造成对叶片的损伤,影响蒜苗的生长;二是人工破膜膜孔过大,对地膜的损伤过大,破坏地膜的完整性,降低地膜的增温、保湿、除草、防病虫效果;三是影响劳动力身体健康,目前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龄一般偏大,弯腰时间长,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亟需一种大蒜助苗出膜器,来替代人工助苗出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蒜助苗出膜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帮助地膜覆盖大蒜在萌芽期快速一致出苗,保护地膜的完整性,减少人工打孔助苗出膜的投入,减轻人工打孔对地膜的损伤,提高覆膜的效果,促进蒜苗健壮生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蒜助苗出膜器,包括拖布、拖柄和手柄,所述拖柄的底端与所述拖布转动连接,顶端安装所述手柄;所述拖布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包覆于所述内层的外面。
优选的,所述拖柄采用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伸长长度为1.5-2.0米。
优选的,所述拖布长1米,宽0.5-1米。
优选的,所述拖布的外层采用棉布制成,所述拖布的内层采用海绵制成。
优选的,所述拖柄的底端通过万向连接转动环与所述拖布转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有辅助注水保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帮助地膜覆盖大蒜在萌芽期快速一致出苗,保护地膜的完整性,减少人工打孔助苗出膜的投入,减轻人工打孔对地膜的损伤,提高覆膜的效果,促进蒜苗健壮生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蒜助苗出膜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拖布的注水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万向连接转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拖布,2为拖柄,3为万向连接转动环,4为手柄,5为注水槽,6为进水孔,7为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7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管理用货物存放装置
- 下一篇:射线加速器治疗头及肿瘤放射治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