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持负应力比的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7391.5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7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马铭泽;姜文;吴涛;姚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3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应力 弯曲 疲劳 试验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持负应力比的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夹具,包含第一至第三夹头组件、固定板、活动板、第一接入板和第二接入板;第一至第三夹头组件均包含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转轴、第二转轴、U形限位件、预紧板和2N个预紧螺栓,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一夹头组件、第二夹头组件分别固定在固定板的两端,用于锁住试验件的两端;第三夹头组件设置在活动板上,用于锁住试验件的中部;第一接入板、第二接入板分别和固定板、活动板相连。工作时,将第一接入板固定,将第二接入板和外界执行机构相连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简便,试验件不会发生错位,且能够实现负应力比疲劳试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负应力比的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夹具。
背景技术
三点弯曲疲劳试验是通过循环加载弯曲载荷获得材料疲劳性能的实验方法。利用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可以获得材料的疲劳寿命曲线,剩余刚度曲线等疲劳特性。应力比是疲劳循环加载过程中谷值载荷和峰值载荷的比值。三点弯曲试验需要测试不同应力比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目前试验标准中推荐的三点弯曲试验夹具,试验件和夹具之间都是简单的接触在一起,因此在疲劳试验中会出现试验件的位置发生移动。同时由于试验件与夹具没有固定在一起,因此,疲劳试验时,载荷只能单向加载,当载荷反向时,夹具就会与试验件分离,导致无法进行负应力比的双向加载疲劳试验。确保试验件和夹具始终保持接触状态,能够进行双向加载的负应力比疲劳试验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支持负应力比的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夹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持负应力比的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夹具,包含第一至第三夹头组件、固定板、活动板、第一接入板和第二接入板;
所述第一至第三夹头组件均包含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转轴、第二转轴、U形限位件、预紧板和2N个预紧螺栓,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所述U形限位件包含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底端分别和所述底板的两端垂直固连;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顶端分别设有N个和所述预紧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预紧板上设有和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顶端螺纹孔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预紧板通过2N个预紧螺栓和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顶端螺纹相连,使得试验件被夹紧在预紧板和底板之间;所述2N个预紧螺栓用于调整试验件和预紧板、底板之间的预紧力;
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均包含长板和短板,所述短板的一端和长板的一端垂直固连;第一连接件的长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轴承的轴承孔,第二连接件的长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轴承的轴承孔;
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和所述第一侧板远离第二侧板的端面的中心垂直固连,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一连接件在第一连接件长板的轴承孔处相连;所述第二转轴一端和所述第二侧板远离第一侧板的端面的中心处置固连,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和第二连接件在第二连接件长板的轴承孔处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长板、第二连接件的长板平行设置,第一连接件的短板、第二连接件的短板位于第一连接件的长板、第二连接件的长板之间,且U形限位件能够在第一连接件的长板、第二连接件的长板之间自由转动;
所述固定板包含上端面、下端面、两端端面和两个侧面;所述第一夹头组件中第一连接件短板的另一端、第二连接件短板的另一端分别和固定板一端的两个侧面垂直固连,第二夹头组件中第一连接件短板的另一端、第二连接件短板的另一端分别和固定板另一端的两个侧面垂直固连,使得第一夹头组件、第二夹头组件分别固定在固定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夹头组件、第二夹头组件用于锁住试验件的两端;
所述活动板包含上端面、下端面、两端端面和两个侧面;所述活动板的两端端面分别和第三夹头组件中第一连接件短板的另一端、第二连接件短板的另一端垂直固连;所述第三夹头组件用于锁住试验件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73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瓷砖包装装置及纸板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外部线路防误动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