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部测试及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7638.3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7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都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A61B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2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部测试及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安装架和手部护套结构;所述安装架的顶部通过弹力绳连接至少一个吊环;所述手部护套结构包括手臂护套、腕部衔接块和手指套;所述手臂护套包括护板和绑扎带,所述护板的前端与腕部衔接块固定为一体;所述腕部衔接块的前端通过塑胶条连接固定手指套;所述手指套外侧顶面设有固定钉,所述固定钉与橡皮筋的一端固定,所述橡皮筋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架顶部。通过将手臂护套和手指套通过弹力绳吊起的方式,患者自主进行穿戴、向下压、握紧的过程,通过交流和医护人员观察,能够发现手臂、手腕及某个手指的用力情况,并观察患者的肌肉灵敏程度,从而偏于诊断患者病情,确定肌肉受损或萎缩部位及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部测试及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康复护理过程中,手部及手臂肌无力是最常见的病态表现,其主要是由于手部肌腱或神经系统受到损伤,造成手部和手臂肌肉出现萎缩现象,最终发现出手部肌无力。而尤其是一些老年康复患者,由于出现病态时间较长,许多时候,手部已经呈现握拳姿势,而无法自行伸张开,此时,需要辅助器械进行日常训练,帮助患者最终实现简单的生活自理。而现有的手部康复训练方式非常简单,主要是让患者去抓握、推送、左右移动的功能,或通过简单的弹性器械训练患者手部力量;
且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当新进患者后,在以往的操作中,大多是让患者家属和患者自行描述,配合医生的指令完成某些简单动作,用于评判患者手部受损程度及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而更多的时候,这样的判断行为并非非常准确,而尤其面对经验不足的治疗师及护理师时,这样的方式容易出现较大的误诊,最后出现无效的康复训练计划。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帮助治疗师及护理师精准判断患者手部受损肌腱,同时能够辅助训练患者手部的手部测试及康复训练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部测试及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安装架和手部护套结构;所述安装架的顶部通过弹力绳连接至少一个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护套结构包括手臂护套、腕部衔接块和手指套;所述手臂护套包括护板和绑扎带,所述护板的外部设置有凸出的滑块;所述吊环的圆环内侧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沿着滑槽自由转动;
所述护板的前端与腕部衔接块固定为一体;所述腕部衔接块的前端通过塑胶条连接固定手指套;所述手指套外侧顶面设有固定钉,所述固定钉与橡皮筋的一端固定,所述橡皮筋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架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手指套为半剖的圆筒状。
更进一步的,所述手指套由塑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手指套与塑胶条之间通过橡胶球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手指套与塑胶条之间通过万向接头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手指套的外部设有橡胶环。
更进一步的,所述手指套的尖端具有通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上还挂有刺激元件。
更进一步的,所述刺激元件包括但不限于突刺、棉球、金属球、玻璃管或/和发热贴片。
更进一步的,所述护板和手指套上还设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手臂护套和手指套通过弹力绳吊起的方式,患者自主进行穿戴、向下压、握紧的过程,通过交流和医护人员观察,能够发现手臂、手腕及某个手指的用力情况,并观察患者的肌肉灵敏程度,从而偏于诊断患者病情,确定肌肉受损或萎缩部位及程度;
2、通过在手指套尖端开设通孔,通过各种刺激元件刺激手指尖端,判断用户手指神经感知情况,判断手指神经受损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都县人民医院,未经丰都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7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气囊结构的激光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水泥砂浆制备用河沙筛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