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文物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8172.9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6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F19/18 | 分类号: | G09F19/18;H04N9/31 |
代理公司: | 青岛小度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2 | 代理人: | 周莉 |
地址: | 41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物 成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文物成像系统,包括成像机体、展示平台、投射板、电机、成像传输机,所述成像机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成像机体上设有展示平台,展示平台的垂直线上设有投射板,所述成像机体的后背板上开设有滑槽,投射板与滑槽连接,成像机体的顶部设有螺栓固定的电机,电机的转轴与连轴器连接,链条一端与电机的连轴器连接,链条的另一端与投射板连接,在电机的作用下能带动投射板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成像机体一侧设有成像传输机,成像传输机通过线路与投射板底部的投影摄像头连接,通过成像传输机将文物成像在展示平台上,成像机体的前部设有多个警示杆。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电机带动投射板上下移动,从而使文物成像大小改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物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文物兼有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与科学价值,是我们打开通往古代社会大门的钥匙,文物作为历史形象的物质载体,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历史以质感,利用文物成像系统能将文物展示在人们的面前而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物成像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文物成像系统,包括成像机体、展示平台、投射板、电机、成像传输机,所述成像机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成像机体上设有展示平台,展示平台的垂直线上设有投射板,所述成像机体的后背板上开设有滑槽,投射板与滑槽连接,成像机体的顶部设有螺栓固定的电机,电机的转轴与连轴器连接,链条一端与电机的连轴器连接,链条的另一端与投射板连接,在电机的作用下能带动投射板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成像机体一侧设有成像传输机,成像传输机通过线路与投射板底部的投影摄像头连接,通过成像传输机将文物成像在展示平台上,成像机体的前部设有多个警示杆,多个警示杆固定在地面上。
优选的,所述投射板上开设有供电缆通过的圆孔,电缆经圆孔与投射板底部的投影摄像头连接,投射板一侧焊接有插接杆,插接杆与套筒连接,套筒通过螺钉与滑块连接,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表面设有齿槽,齿槽与链条啮合,套筒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插槽沿套筒圆心等角度分布,插接杆上安装有阻挡杆,阻挡杆与第一插槽连接从而使插接杆固定在套筒内。
优选的,所述插接杆上开设有四个第二插槽,四个第二插槽沿插接杆的圆心等角度分布,阻挡杆与第二插槽连接,且阻挡杆的一部分位于第二插槽外部。
优选的,所述警示杆的表面涂抹有荧光粉。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具有正、反转的步进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警示杆能对成像机体进行保护避免非操作人员对成像机体造成损坏;电机通过链条带动投射板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改变投射板的高度从而使文物成像的大小根据需要改变;套筒、插接杆的设计能将投射板进行快速安装、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文物成像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文物成像系统的投射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文物成像系统的插接杆与套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文物成像系统的插接杆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81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