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电缆相位核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8785.2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3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向波;赵勇;杨林;李建东;王思源;周萍;刘云锋;冯超;邓继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8 | 分类号: | G01R29/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方艳 |
地址: | 63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电缆 相位 核对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电力电缆相位核对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在装置壳体内设有检测电路,在装置壳体表面设有连接待测电缆的检测口;检测电路包括用于向待测电缆输入高电平并从待测电缆接收低电平的供电回路,在供电回路中设有受电平驱动从而点亮的发光二极管;还包括与供电回路电连接同时基于发光二极管点亮情况对待测电缆相位结果进行判断的光控回路。根据LED指示灯点亮的顺序,实现一次操作即可确定测试结果。使用电缆相位核对装置核对电缆相位,可实现一次接线、测试完成电缆相位的测试,解决了电缆相位测试重复沟通、接线的问题,提高了测试效率。同时,测试装置采用锂电池组进行安全电压下的供电电压,测试电压为低于5V,降低了作业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维修领域,尤其涉及电力电缆相位核对装置。
背景技术
配网10kV三芯电缆,由于存在中间接头、分支箱,导致电缆两端相位可能不对应,在改造施工过程中要再次进行相位核对。传统的相位核对方法有两种:
1、使用绝缘电阻表,依次对各相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此方法测试步骤繁琐、测试次数多,电缆两端人员需要反复沟通,耗时长,且由于绝缘电阻表测试电压高,存在安全风险;
2、使用万用表,在电缆对侧短接,依次对各相进行连接性测试,此方法测试步骤繁琐、测试步骤多,电缆两端人员需要反复核对,耗时长,且由于电缆井内多有数条运行电缆,对测试有一定的干扰,影响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电力电缆相位核对装置,借助同一时刻内仅有相同相位芯线导通的原理,以发光二极管点亮和蜂鸣器发生的方式展示相位核对结果。从而实现一次接线、测试完成电缆相位的测试,解决了电缆相位测试重复沟通、接线的问题,提高了测试效率。同时,测试装置采用安全电压供电,测试电压为5V,降低了作业安全风险。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出的电力电缆相位核对装置,包括:
装置壳体,在装置壳体内设有检测电路,在装置壳体表面设有连接待测电缆的检测口;
检测电路包括用于向待测电缆输入高电平并从待测电缆接收低电平的供电回路,在供电回路中设有受电平驱动从而点亮的发光二极管;
还包括与供电回路电连接同时基于发光二极管点亮情况对待测电缆相位结果进行判断的光控回路,在光控回路中设有光敏传感器、根据光敏传感器导通情况进行通断的三极管以及根据三极管通断进行声音提示的蜂鸣器。
可选的,所述供电回路包括:
锂电池组,与锂电池组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1,以及控制锂电池组供电通断的开关K1;
在锂电池组与发光二极管D1之间设有与待测电联接通的检测头。
可选的,所述供电回路包括:
在检测头处设有短接开关K2以及与K2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2。
可选的,所述光控回路,包括:
光敏二极管D3;
D3的正极电连接有电阻R1,D3的负极与三极管BG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与电阻R1远离D3的一端电连接;
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还经电阻R2与变阻器R3的滑动端电连接,三极管BG1的发射极还与三极管BG2的基极电连接;
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一方面与变阻器R3的一端电连接,另一方面还与三极管BG3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BG2的发射极一方面与供电回路中的低电平端电连接,一方面还经电阻R5与三极管BG3的发射极电连接;
三极管BG3的集电极经蜂鸣器一方面经电阻R4与变阻器R3的另一端电连接,另一方面与供电回路的高电平输出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87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