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温槽专用隔热回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9107.8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任洪涛;张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洪涛;张炯 |
主分类号: | B01L7/00 | 分类号: | B01L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领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6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槽 专用 隔热 回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槽专用隔热回流装置,包括槽腔内胆、保温罩和上面板,保温罩安装于槽腔内胆外部且上端面低于槽腔内胆上端面,保温罩上端面安装有包围于槽腔内胆外周上的回油槽,回油槽与安装于保温罩上的集油槽连通,集油槽内嵌有过滤槽,过滤槽底部通过回油管与副油箱连通;槽腔内胆上端面外部边缘周向设置有稍低于槽腔内胆上端面的上面板,且上面板与槽腔内胆上端面外部边缘有间隙,空气可以自由流动,高温部件热量无法传递到上面板上,避免了上面板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及影响槽腔内温场稳定的问题。从槽腔内胆溢出介质或洒落上面板介质,通过间隙流入回油槽,而后通过回油槽进入集油槽,通过回油管回流进副油箱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槽技术,尤其是一种恒温槽专用隔热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恒温油槽,使用时槽腔内胆内部需要加温到300℃并恒定保持,槽腔内胆与上面板直接接触或经过一层隔热材料间接接触,均会导致设备上面板温度高达80℃以上,存在烫伤使用者的风险。同时由于大量热量的损耗,对槽腔内部温场的稳定亦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当前在恒温槽使用过程中,当传感器或插盘从恒温槽槽腔中拿出时,恒温槽上表面经常会洒落介质,而洒落的介质,往往需人工将其处理掉,而人工处理后热介质往往无法再次使用。在许多实验中需多次将传感器或插盘从恒温槽中拿出,洒落介质积累一定量后会造成介质的浪费。
当油泵向槽腔内部快速泵油时,会出现溢流不及时,从而导致槽腔内介质大量溢出槽腔。这样会易造成介质的浪费,并增加设备清洁工作强度,同时对设备内部或外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恒温槽专用隔热回流装置,能够实现降低热传导及介质回流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恒温槽专用隔热回流装置,包括槽腔内胆、保温罩和上面板,保温罩安装于槽腔内胆外部且上端面低于槽腔内胆上端面,保温罩上端面安装有包围于槽腔内胆外周上的回油槽,回油槽与安装于保温罩上的集油槽连通,集油槽内嵌有过滤槽,过滤槽底部通过回油管与副油箱连通;槽腔内胆上端面外部边缘周向设置有稍低于槽腔内胆上端面的上面板,且上面板与槽腔内胆上端面外部边缘有间隙。
所述槽腔内胆上端面上设置有与其匹配的槽口装饰板,且槽口装饰板的边缘超出槽腔内胆上端面边缘,并恰好覆盖住上面板与槽腔内胆上端面外部边缘的间隙。
所述槽口装饰板的底面高于上面板上表面,即两者不在同一表面上,存在高度差。
所述槽口装饰板的底面与上面板上表面的高度差为2mm。
所述上面板与槽腔内胆上端面外部边缘的间隙为4mm。
所述上面板为边缘高于内部,即边缘高中间低结构。
所述间隙处于回油槽正上方。
所述回油槽内底部向集油槽连通处逐渐降低,有利于介质从回油槽流向集油槽。
所述集油槽内过滤槽与回油管连接处位置最低,有利于介质从过滤槽流向副油箱。
所述过滤槽內沉于集油槽内,且过滤槽能够拆卸。
本实用新型中,高温部件与上面板有4mm间隙,空气可以自由流动。高温部件热量无法传递到上面板上。避免了因直接接触导致的上面板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及影响槽腔内温场稳定的问题。
从槽腔内胆溢出介质或洒落上面板介质,会自动或通过手动方式,通过槽腔内胆及槽口装饰板与上面板之间的间隙流入回油槽,而后通过回油槽进入集油槽,通过回油管回流进副油箱内。
槽口装饰板可恰好遮挡住槽腔内胆与上面板之间间隙,保证了设备外观上的协调整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洪涛;张炯,未经任洪涛;张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91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