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9824.0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2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其坤;张永兴;龚贵君;杨汝林;冯小勇;黄远凤;王家勇;赵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天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蒋明;谢乔良 |
地址: | 650302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辐射 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包括炉体,所述炉体设有凹凸不平的内壁,所述炉体的顶内壁上有数个凸起或凹槽,所述炉体的墙内壁上有数个柱状凸起,所述柱状凸起下端与炉体底面连接,所述柱状凸起上端与炉体的顶内壁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炉膛容积不变(或变化很小)的情况下有效增加炉膛内表面积,利于辐射传热,避免积灰,降低燃料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炉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
背景技术
加热炉、均热炉、热处理炉等炉窑是钢厂的主要加热设备,目前,除了少部分炉窑采用砖砌的拱形炉顶外,大部分炉窑其炉顶为浇注的吊挂平直炉顶、炉墙为浇注的平直炉墙,此类炉窑的在高温状态下,工件被加热的方式主要以辐射换热的方式为主,占到总传热量的 70%以上。而平直的内壁辐射传热面积小,影响辐射传热效果,也有个别在内壁上设置半球凸起或凹槽来增强辐射传热,但对于有粉尘的工业炉窑,其炉墙内壁各半球凸起上表面或凹槽内下表面易积灰,不易清除,影响使用。
为此,研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不易积灰,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包括炉体,所述炉体设有凹凸不平的内壁,所述炉体的顶内壁上有数个凸起或凹槽,所述炉体的墙内壁上有数个柱状凸起,所述柱状凸起下端与炉体底面连接,所述柱状凸起上端与炉体的顶内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采用在炉体顶内壁、墙内壁上设置凸起凹槽,凹凸不平的内壁使炉膛容积不变(或变化很小)的情况下可有效增加炉膛内表面积40%-60%,利于辐射传热,降低燃料消耗;
2、墙内壁采用上端面到顶、下端面到底的柱状凸起,柱状凸起无横向接灰面,避免积灰;
3、内表面喷涂黑体涂料,进一步提升辐射传热效果,降低燃料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炉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炉墙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壁,2-顶内壁,3-墙内壁,4-炉体底面,5-半球凸起,6-柱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所述炉体设有凹凸不平的内壁,所述炉体的顶内壁2上有数个凸起或凹槽,所述炉体的墙内壁3上有数个柱状凸起,所述柱状凸起6下端与炉体底面4连接,所述柱状凸起6上端与炉体的顶内壁2连接。
所述顶内壁2上的凸起或凹槽的外形为半球形、圆台形、圆柱形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顶内壁2上的凸起或凹槽半径为10-60mm,其相连两个凸起或凹槽的间距为5-50mm,顶内壁其表面积增加50%,辐射传热效果好。
顶内壁2上的凸起或凹槽为半球形,其半径为40mm,相连两个凸起或凹槽的间距为20mm。
所述柱状凸起6的横截面为弧形面、多边形面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所述弧形面为半圆面,所述多边形面为矩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天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天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9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用的储液器以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灭火器灌装充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