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缘襟翼振动疲劳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0305.6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3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逸;龚亮;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7/06 | 分类号: | G01M7/06;B64F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传准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缘 襟翼 振动 疲劳 试验 系统 | ||
本申请属于结构强度试验装置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缘襟翼振动疲劳试验系统,包括垂向振动试验装置和侧向振动试验装置;其中,垂向振动试验装置包括:两台并列水平排布的第一振动台,且两台第一振动台配成同轴、同向、同高度;夹具,用于将待测前缘襟翼同时且均衡地设置在两台第一振动台的台面上;控制器,用于同时对两台第一振动台进行控制;所述侧向振动试验装置包括:一台第二振动台和支撑件;夹具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振动台的台面上,另一端通过支撑件进行水平支撑。本申请的前缘襟翼振动疲劳试验系统,很好地满足特殊结构试验件垂向振动试验和侧向振动试验交替进行的需求,且能够有效减少试验夹具的设计重量,还能充分考虑试验实施的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结构强度试验装置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缘襟翼振动疲劳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振动耐久试验(即振动疲劳测试),能够考核试验件的抗振能力和结构完整性,暴露结构的振动破坏模式与薄弱环节。因此,无论在航空、航天以及其他机械制造业领域,针对重要承力部件进行振动耐久测试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但是,目前已有的振动耐久试验装置,由于试验台台面宽度以及适配的试验夹具尺寸的局限性,使得针对一些比较大型的试验件时,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甚至无法完成试验。以飞机上的蜂窝夹层结构天线共固化前缘襟翼为例,其长度在4.5米左右,而目前已知台面宽度最大的18t试验台,其台面支持最宽宽度也仅为1.5米,即使通过相应夹具能够将该前缘襟翼安装在试验台台面上,也会由于振动传递失真等因素导致最终试验结果的精准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前缘襟翼振动疲劳试验系统。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前缘襟翼振动疲劳试验系统,包括垂向振动试验装置和侧向振动试验装置;其中
所述垂向振动试验装置包括:
两台第一振动台,两台所述第一振动台在同一水平安装面上并列排布,相距有预设距离,且两台所述第一振动台配成同轴、同向、同高度;
夹具,其长度与待测前缘襟翼的长度相适配,用于将所述待测前缘襟翼同时且均衡地固定设置在两台所述第一振动台的台面上;
控制器,分别与两台所述第一振动台连接,用于同时对两台所述第一振动台进行控制;
所述侧向振动试验装置包括:
一台第二振动台,固定在水平安装面上;
支撑件,竖直设置在水平安装面上;其中
夹持有所述待测前缘襟翼的所述夹具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振动台的台面上,所述夹具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支撑件的顶端进行水平支撑,且所述支撑件可沿所述夹具长度方向水平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为SD控制器。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件包括:
支撑板;
支撑杆,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固定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且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燕尾槽;
活动连接部,其顶部用于与所述夹具固定连接,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燕尾槽相适配的燕尾轨道。
本申请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前缘襟翼振动疲劳试验系统,能够很好的满足特殊结构试验件垂向振动试验和侧向振动试验交替进行的需求,且能够有效减少试验夹具的设计重量,还能充分考虑试验实施的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前缘襟翼振动疲劳试验系统中垂向振动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0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类型光纤接口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大电流片式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