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秸秆还田机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0661.8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6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薛庆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庆江 |
主分类号: | A01B49/04 | 分类号: | A01B49/04;A01D8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张静轩 |
地址: | 4637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还田 机械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机械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通过固定组件与犁地机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两端底部转动连接有车轮组件,所述支架的中部底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通过传动轴与犁地机的动力源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腔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有锯片,所述支架靠进犁地机的一端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插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位于支架两侧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另一端与犁地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插接有销轴,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件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秸秆还田机械无法对秸秆粉碎充分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农作物产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还田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秸秆还田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秸秆还田机械大多时将秸秆粉碎和犁地分开作业,程序复杂且因为机器效率问题,秸秆粉碎不够充分,在耕地犁地过程中,经常因为秸秆粉碎不充分,卡死犁地机器,造成事故或者危险,同时因为粉碎不充分经常需要进行人工协助,增加工作量,降低效率,此外,若不能将秸秆粉碎的更加细小,会导致秸秆无法深埋土中,这样在后期播种环节会影响播种和种子发芽率以及烧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还田机械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秸秆还田机械无法对秸秆粉碎充分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农作物产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还田机械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通过固定组件与犁地机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两端底部转动连接有车轮组件,所述支架的中部底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通过传动轴与犁地机的动力源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腔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有锯片。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连接轴,所述支架靠进犁地机的一端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插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位于支架两侧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另一端与犁地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插接有销轴,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件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丝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丝杆的外部套设有可转动的丝杆筒,所述丝杆靠进犁地机的一端与犁地机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端与支架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连接件与支架组成一个三角形,所述第一连接件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支架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前轮、第二转轴、后轮和固定架,所述支架靠进犁地机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后轮,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前轮。
优选的,位于锯片两侧的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保护罩。
优选的,所述传动腔包括腔体、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传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杆,所述U型固定杆与传动腔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与腔体转动连接并延伸至腔体内部,所述传动轴延伸至腔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两个第二锥齿轮,且两个第二锥齿轮位于传动轴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套设在第二转轴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锯片的数量至少为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可以通过转动丝杆,带动这个固定组件向上运动,从而使得位于前轮端的支架向上抬起,使得锯片与地面接触更加充分,提高粉碎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可以在还田机械启动时,通过传动轴带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锯片转动,通过设置保护罩,可以防止锯片在工作时,秸秆和泥土四处喷射,从而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庆江,未经薛庆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06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