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油杆防腐接箍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0801.1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8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卢斌;刘宗魁;刘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精工石油专用管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协众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0 | 代理人: | 孟会贤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油杆 防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油杆防腐接箍,具体涉及接箍技术领域,包括接箍本体,所述接箍本体上设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一硅胶套和第二硅胶套,所述第一硅胶套和第二硅胶套均套接于接箍本体上,所述第一硅胶套靠近第二硅胶套一侧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圈,所述第一连接圈靠近第二硅胶套一侧与第二硅胶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硅胶套和第二硅胶套一侧设置的密封圈套接在抽油杆上,之后通过在密封圈上套接第二紧固圈收紧密封圈,从而使密封圈内侧紧贴抽油杆,使得密封圈与抽油杆之间的密封性非常好,保证了腐蚀性的物质不会与接箍本体接触,从而使得接箍本体具有非常好的防腐蚀性能,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油杆防腐接箍。
背景技术
抽油杆是抽油机井的细长杆件,它上接光杆,下接抽油泵起传递动力的作用,油杆接箍主要用于油杆的连接,主要解决现有接箍因应力集中轻易产生疲惫断裂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抽油杆接箍在使用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是,由于接箍无保护措施,长期暴露,易与腐蚀性物体接触而发生腐蚀,使用寿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抽油杆防腐接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接触受到腐蚀性物质接触发生腐蚀而导致的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抽油杆防腐接箍,包括接箍本体,所述接箍本体上设有保护组件;
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一硅胶套和第二硅胶套,所述第一硅胶套和第二硅胶套均套接于接箍本体上,所述第一硅胶套靠近第二硅胶套一侧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圈,所述第一连接圈靠近第二硅胶套一侧与第二硅胶套固定连接,所述接箍本体外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圈设于第一限位槽内部,所述第一连接圈外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圈上套接有第一紧固圈,所述第一紧固圈设于第二限位槽内部,所述第一硅胶套和第二硅胶套远离第一连接圈的一侧均固定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外侧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密封圈上套接有第二紧固圈,所述第二紧固圈设于第三限位槽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接箍本体内侧固定设有挡圈,所述挡圈两侧均设有挤压圈,所述挤压圈靠近挡圈一侧固定设有第二连接圈,所述第二连接圈远离挤压圈一侧固定设有卡圈。
进一步地,所述挡圈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连接圈设于通槽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挡圈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圈设于卡槽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硅胶套设于第二硅胶套一侧,所述第一硅胶套和第二硅胶套通过第一连接圈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硅胶套、第二硅胶套、第一连接圈和密封圈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接箍本体和挡圈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圈、第二连接圈和卡圈为一体式结构。
一种抽油杆防腐接箍,还包括挡圈,所述挡圈固定设于接箍本体内侧,所述挡圈两侧均设有挤压圈。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圈靠近挡圈一侧固定设有第二连接圈,所述第二连接圈远离挤压圈一侧固定设有卡圈。
进一步地,所述挡圈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连接圈设于通槽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挡圈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圈设于卡槽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精工石油专用管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精工石油专用管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0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吨袋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光源角度调节机构的影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