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大型碳素钢辊类工件低中频表面淬火的感应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3115.X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6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葛浩彬;杨静;陈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常州市华冶轧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 | 分类号: | C21D1/10;C21D1/66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133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型 碳素钢 工件 中频 表面 淬火 感应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型碳素钢辊类工件低中频表面淬火的感应加热器,具有平行于辊体轴线设置的施感导体,施感导体下方设有向淬火后辊体喷射冷却水的喷水器,喷水器侧面开设排列有喷水孔,所述的施感导体高度为40mm,喷水孔的喷射方向与施感导体轴线垂直,位于施感导体与喷水器之间设有控制喷水孔所喷水线到达辊体高度的导水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施感导体高度和改变喷水器喷水角度,并辅以导水板作用,达到了增加辊体加热效果、缩小加热后辊体预冷距离以及防止冒水现象的目的,从而满足了直径大于350mm碳素钢辊类工件表面淬火达到HRC60±2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型碳素钢辊类工件低中频表面淬火的感应加热器。
背景技术
中频感应加热器是感应加热的常见工装。通常是由不同大小尺寸和截面的铜管圈圆后焊接汇流排而成,但在低中频上用于低淬透性的碳素钢表面淬火时,常常出现达不到淬火硬度要求的问题。大型工件的热容量大,碳素钢的淬透性差,需要很高的冷速,而加大流量冷却的话容易出现冒水问题,导致工件预冷过度。另外因为现有喷水一般采用斜向喷水结构,导致斜碰以后预冷时间长,表面失温太快,造成淬火硬度不够。如加高淬火加热温度,则又会带来晶粒粗大和因内部蓄热过大也淬不硬的问题,而大直径碳素钢辊类工件如果一次不能淬硬,返修时容易造成开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型碳素钢辊类工件低中频表面淬火的感应加热器,以有效提高大型碳素钢辊类工件的表面淬火硬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型碳素钢辊类工件低中频表面淬火的感应加热器,具有平行于辊体轴线设置的施感导体,施感导体下方设有向淬火后辊体喷射冷却水的喷水器,喷水器侧面开设排列有喷水孔,所述的施感导体高度为40mm,喷水孔的喷射方向与施感导体轴线垂直,位于施感导体与喷水器之间设有控制喷水孔所喷水线到达辊体高度的导水板。
优选地,所述的导水板与辊体外壁之间的距离为1.5~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施感导体高度和改变喷水器喷水角度,并辅以导水板作用,达到了增加辊体加热效果、缩小加热后辊体预冷距离以及防止冒水现象的目的,从而满足了直径大于350mm碳素钢辊类工件表面淬火达到HRC60±2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辊体,2.施感导体,3.喷水器,4.喷水孔,5.导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大型碳素钢辊类工件低中频表面淬火的感应加热器,具有平行于辊体1轴线设置的施感导体2,施感导体2高度为40mm,施感导体2下方设有向淬火后辊体1喷射冷却水的喷水器3,喷水器3侧面开设排列有喷水孔4,所述的施感导体2高度为40mm,喷水孔4的喷射方向与施感导体2轴线垂直,位于施感导体2与喷水器3之间设有控制喷水孔4所喷水线到达辊体1高度的导水板5,所述的导水板5与辊体1外壁之间的距离为1.5~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常州市华冶轧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常州市华冶轧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31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