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节能自吸泵的传感器装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4005.5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2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罗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56 | 分类号: | G01F2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将军路宏图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节能 传感器 装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吸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节能自吸泵的传感器装置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功能管,功能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法兰盘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隔板,隔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顶部连通有导管,导管的左侧连通有抽真空连接口,所述导管通过螺栓与法兰盘固定连接。该适用于节能自吸泵的传感器装置结构,通过接触式传感器安装在导管的顶部未与液体介质直接接触,介质不会附着在接触式传感器的表面,而且浮球顶部加设顶帽,即使传感器表面有结垢,由于顶帽呈锥形,顶帽在浮力和惯性作用下也能冲破结垢层,实现导电,具备了抗结垢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吸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节能自吸泵的传感器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自吸泵属自吸式离心泵,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和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管路不需安装底阀,工作前只需保证泵体内储有定量引液即可,不同液体可采用不同材质自吸泵,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
现有节能自吸泵行业中,传统强自吸泵传感器装置大部是分采用传统电磁式浮球传感装置和传统导电式传感器的方式来实现节能自吸泵的自动化控制,现有的浮球式传感器装置中浮球管的顶部设计为锥形且顶部密封,工作时浮球与浮球管壁紧密接触形成密封,浮球上移依靠浮力,下降依靠浮球自身重力,使用一段时间后,因输送介质中含杂质,或输送粘稠介质如焦油等,因浮球重量较轻,在液面回落后浮球不能复位,卡死在浮球管的锥形顶部,导致传感器失效,现有的传统导电式传感器,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因为介质附着在传感器表面使传感器表面因结垢而不导电,导致传感器失效,故而提出一种适用于节能自吸泵的传感器装置结构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节能自吸泵的传感器装置结构,具备抗堵塞和抗结垢的优点,解决了原有浮球式传感器装置中浮球管的顶部设计为锥形,工作时浮球与浮球管壁紧密接触形成密封,浮球上移依靠浮力,下降依靠浮球自身重力,使用一段时间后,因输送介质中含杂质,或输送粘稠介质如焦油等,因浮球重量较轻,在液面回落后浮球不能复位,卡死在浮球管的锥形顶部,导致传感器失效,现有的传统导电式传感器,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因为介质附着在传感器表面使传感器表面因结垢而不导电,导致传感器失效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靠性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节能自吸泵的传感器装置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功能管,功能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法兰盘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隔板,隔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顶部连通有导管,导管的左侧连通有抽真空连接口,所述导管通过螺栓与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功能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安装板下方的浮球,浮球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隔板并延伸至导管内部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一端延伸至连接杆上方并位于导管内部的顶帽,所述导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环,圆环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圆环上方的保护罩,保护罩的内侧螺纹连接有一端延伸至保护罩上方的罩盖,所述保护罩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端延伸至保护罩内部的连接器,所述导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一端贯穿导管并延伸至保护罩内部的接触式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位于导管上方的螺母,所述导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保护罩内部且另一端延伸至导管内部的等电位端子,所述接触式传感器和所述等电位端子均通过导线与连接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呈圆形,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位于浮球外侧的第一让位孔,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与功能管内部连通的第一导流孔,第一导流孔呈左右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功能管呈漏斗形,法兰盘的顶部开设有数量为六个安装孔,安装孔呈环形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40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