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杆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5019.9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7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雄辉;王新华;戴沪华;谢传禄;宋荔城;卓长青;唐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云南云铝绿源慧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3/01 | 分类号: | B23K13/01;B23K37/04;B23K3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陈槐萱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杆焊接装置,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夹持机构以及焊接机构;工作台具有一可转动的基座,基座由横向水平状态转动至竖向垂直状态;夹持机构包括沿基座的水平方向依次布设的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沿水平方向夹取固定待焊接的铝杆,第二夹持件上夹取固定有一与铝杆待焊接的焊接块;焊接机构包括高频焊机以及感应加热机。工作台设有可转动的基座,基座处于水平横置状态时,进行上料和下料,使得待焊接区域与焊接机构相对应,完成焊接后基座转动至初始的横向水平状态后进行下料,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利于自动化的大批量焊接工作,保证了焊接工作的高效、正常运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铝杆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适用性较广的铝杆的焊接,一般采用夹紧固定后直接进行焊接的方式。如中国专利CN104874902A公开的一种叉形铝管件焊接方法,采用托架工装定位,支撑固定后进行焊接,以消除叉形铝管件背面焊缝未熔合缺陷。尽管能够满足大多工艺的焊接要求,但是在夹持固定的工作台上直接进行焊接工作,不能有效的避让上下料的操作者,且为了不影响其他的工序的正常运作,需要做规避设计,费时费力且焊接效率得不到保证。
又如中国专利CN208880045U公开的一种双工位铝管用焊接设备,通过连接轴、定位工装、底座的配合,实现了对铝管的多角度的焊接,提高铝管的焊接效率,并且还通过存料槽、滑动块与驱动组件的配合,实现对铝管的单个送料,方便了操作人员取料。但是其存在的问题是,需要对铝管进行移动,对铝管单个顶出,这时操作者将铝管取出,并放置到定位工装4上,最后在定位工装上进行焊接,这样的焊接操作方式更为繁琐,不利于大批量、自动化的焊接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杆焊接装置,旨在改善的现有铝杆焊接方式较为繁琐且存在干涉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一种铝杆焊接装置,包括工作台、夹持机构以及焊接机构;工作台具有一可转动的基座,所述基座由横向水平状态转动至竖向垂直状态,以相应进行焊接工作;夹持机构包括沿所述基座的水平方向依次布设的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沿水平方向夹取固定待焊接的铝杆,所述第二夹持件上夹取固定有一与所述铝杆待焊接的焊接块,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夹取固定时,所述铝杆与所述焊接块相互抵接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焊接机构包括高频焊机以及感应加热机,所述基座转动至竖向垂直状态,所述感应加热机、高频焊接机与所述铝杆、焊接块之间的待焊接区域相对应,以加热、焊接所述铝杆和焊接块。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件包含支撑座、可转动配置于所述支撑座的限位座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座上的顶紧件;所述限位座具有一用以穿设所述铝杆的容置腔,所述顶紧件环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周向,且朝向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铝杆方向相对移动,以抵接固定或避让所述铝杆。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开设有一与所述限位座相适配的腔室,所述限位座可转动的容置于所述腔室内,以带动所述铝杆转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包含座部以及与所述座部相对打开或闭合的开合部,所述座部与所述开合部相对闭合以形成所述腔室,且所述腔室呈圆形;所述开合部一端铰接于所述座部上,另一端通过锁扣与所述座部相锁紧固定或避让打开,对应相对打开暴露所述限位座或相对闭合锁紧所述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由两个可相对开合的弧形部组成,两个所述弧形部一端相互铰接设置,另一端通过锁扣相互锁紧固定或避让打开,对应相对打开暴露所述容置腔或相对闭合形成所述容置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与所述限位座之间通过滑轨配合;所述座部所在的腔室的腔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滚动件,所述开合部所在的腔室的腔壁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滚动件,且所述开合部上的第二滚动件位置可调,以适配抵接至所述限位座的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云南云铝绿源慧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云南云铝绿源慧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5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辊防划伤快速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药物生产扫码纠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