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加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5282.8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4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段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71;H01M10/6551 |
代理公司: | 上海首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苗绘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加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加热结构,所述动力电池包含多组并排设置的电池组,包含:加热膜,所述加热膜设置在所述多组并排设置的电池组的底部;若干块导热层,所述若干块导热层设置在加热膜上,所述导热层与电池组一一对应;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箱的底部,所述缓冲层位于加热膜下方。本实用新型不仅易于安装,并且对电池组的加热效果更好,使得电池组的安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池加热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加热方式分为以下两种:
1、水循环加热系统,加热元件布置在箱体内部或外部的冷管上,通过加热冷媒的方式间接的加热电池模组。此方式加热均温性好,但加热速度慢,物料成本较高。
2、PTC板加热,在模组底部安装PTC加热板,此方式可以限制加热的最高温度,但质量偏重,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加热结构,所述动力电池包含多组并排设置的电池组,包含:
加热膜,所述加热膜设置在所述多组并排设置的电池组的底部;
若干块导热层,所述若干块导热层设置在加热膜上,所述导热层与电池组一一对应;
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箱的底部,所述缓冲层位于加热膜下方。
进一步,所述加热膜上设有若干组定位孔,所述每组定位孔分别位于相邻导热层之间。
进一步,所述加热膜上设有若干组定位孔,所述相邻两组定位孔之间设有导热层。
进一步,所述加热膜包含:电热膜和发热元件,所述电热膜覆盖在发热元件上。
进一步,所述加热膜的数量为1,所述一块加热膜为多组并排设置的电池组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加热结构,不仅易于安装,并且对电池组的加热效果更好,使得电池组的安全性更高。
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 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力电池加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首先,将结合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加热结构,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应用场景很广。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动力电池加热结构,所述动力电池包含多组并排设置的电池组,包含:加热膜1、若干块导热层2、缓冲层3。其中,加热膜1设置在多组并排设置的电池组的底部;若干块导热层2设置在加热膜1上,导热层2与电池组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层为导热硅胶垫,热传导效率更高,传热更加均匀;缓冲层3设置在动力电池的电池箱的底部,缓冲层3位于加热膜1下方,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层3选用缓冲棉,有效避免了加热膜1因刚性接触挤压造成的短路情况,同时反向作用力下,使得加热膜1与电池组接触更紧密。
具体地,如图1所示,加热膜1上设有若干组定位孔11,每组定位孔11分别位于相邻导热层2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安装位置更加精准。
或者,加热膜1上设有若干组定位孔11,相邻两组定位孔11之间设有导热层2,在生产过程中安装位置更加精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52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旋转式风干机
- 下一篇:一种抽拉式多媒体播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