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外壳连续打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7161.7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5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徐素武;黄泳波;叶智方;胡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H49/00 | 分类号: | H01H49/00;B23K26/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外壳 连续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外壳连续打码机构,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打码槽和与打码槽配合的打码装置,所述的打码槽的两端分别配合有输送装置和下料斜槽,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槽和与输送槽对接的送料槽,所述的输送槽内设置有带输送装置,且输送槽的末端设置有计数器,所述的送料槽与输送槽对接的一端设置有送料输送带,且机架上设置有量送料槽上的外壳产品夹取到打码槽上的夹取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继电器外壳连续打码机构,通过对输送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一次性实现多个外壳的定位打码,提高打码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外壳连续打码机构。
背景技术
继电器的种类多样,如图2所示,是一种继电器的外壳,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外壳侧面进行打码,现有的打码大多都是采用输送装置进行输送,然后再对外壳进行定位,之后配合打码装置打码,但是,现有的智能对单个外壳进行定位后打码,如此需要对每个外壳都进行定位,耗费了大量的定位时间,进而降低了整体加工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继电器外壳连续打码机构,通过对输送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一次性实现多个外壳的定位打码,提高打码的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继电器外壳连续打码机构,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打码槽和与打码槽配合的打码装置,所述的打码槽的两端分别配合有输送装置和下料斜槽,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槽和与输送槽对接的送料槽,所述的输送槽内设置有带输送装置,且输送槽的末端设置有计数器,所述的送料槽与输送槽对接的一端设置有送料输送带,且机架上设置有量送料槽上的外壳产品夹取到打码槽上的夹取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夹取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并与送料槽走向一致的送料活动装置,所述的送料活动装置上设置有与送料活动装置垂直的送料夹料气缸,所述的送料夹料气缸连接有与送料槽内的外壳产品配合的送料夹料块,且送料夹料块能够夹持不少于三个外壳产品。
优选的,所述的打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激光打码升降装置,所述的激光打码升降装置上设置有与送料槽走向一致的激光打码活动装置,所述的激光打码活动装置下方设置有与打码槽配合的激光打码器,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与打码槽配合的吸尘框,所述的吸尘框的中部开设有吸尘口并连接有吸尘管,所述的吸尘管连接有气动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继电器外壳连续打码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外壳产品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打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输送装置与打码槽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所示文字标注表示为:1、机架;2、打码槽;3、打码装置;4、输送装置;5、下料斜槽11、输送槽;12、送料活动装置;13、送料夹料气缸;14、送料夹料块;15、送料槽;17、带输送装置;18、计数器;21、激光打码升降装置;22、激光打码活动装置;23、激光打码器;24、吸尘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继电器外壳连续打码机构,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打码槽2和与打码槽2配合的打码装置3,所述的打码槽2的两端分别配合有输送装置4和下料斜槽5,所述的输送装置4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送槽11和与输送槽对接的送料槽15,所述的输送槽11内设置有带输送装置17,且输送槽11的末端设置有计数器18,所述的送料槽15与输送槽11对接的一端设置有送料输送带,且机架1上设置有量送料槽15上的外壳产品夹取到打码槽2上的夹取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71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弯曲变形的模具斜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源交叉处的常驻水环境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