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圆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7667.8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0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邵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08 | 分类号: | G01B11/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圆测量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上端和下端均成平面,所述手柄的下平面处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处安装有开关单元,所述手柄的下平面处还安装有显示单元,所述手柄的下平面底部安装有可以打开与关闭的护盖;所述手柄的上平面中间位置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安装有激光测距仪,所述手柄的上平面对称安装有一对检测板,单个检测板成折弯型结构,所述检测板的头部为尖脚,两个检测板的尖脚同时安装于手柄的上平面中间位置,并与激光测距仪中心对应,所述检测板的内端面为检测面,检测面上密布分布有接触传感器,两块检测板的夹角为60度。检测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轴类零件的外圆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工件外圆直径的检测在零部件的加工装配中是最常见的,现有技术中,直径的检测往往是人工拿着相关的检测工量具进行检测。随着智能化制造、加工装配自动化的出现普及,原有人工检测方式的低效和弊端也显现了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外圆测量装置,从而可安装在机床的相应部位,和其他辅助机构配合实现对轴类零件的在线检测,也可单独使用检测工件的外圆直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圆测量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上端和下端均成平面,所述手柄的下平面处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处安装有开关单元,所述手柄的下平面处还安装有显示单元,所述手柄的下平面底部安装有可以打开与关闭的护盖;所述手柄的上平面中间位置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安装有激光测距仪,所述手柄的上平面对称安装有一对检测板,单个检测板成折弯型结构,所述检测板的头部为尖脚,两个检测板的尖脚同时安装于手柄的上平面中间位置,并与激光测距仪中心对应,所述检测板的内端面为检测面,检测面上密布分布有接触传感器,两块检测板的夹角为60度。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单个检测板的底部两边向外延伸有凸耳,所述凸耳上开有与手柄锁紧的通孔。
单个检测板的检测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度。
所述手柄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内凹圆弧。
工件夹持在两个检测板之间,工件的外圆面与检测板的检测面相切。
激光测距仪在工作过程中,检测两检测面所夹角度平分线上的距离,为两检测板尖角的交点到工件顶端的距离。
所述开关单元、控制单元、激光测距仪、接触传感器、显示单元之间电性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两块检测板配合工作,利用检测板感知、固定住工件,然后通过激光测距仪精确检测出工件外圆顶点的距离,得出工件外圆的直径。整个检测过程简单、快捷精确,可避免人工检测时肉眼判断尺寸可能出现的人为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板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其中:1、护盖;2、开关单元;3、第一凹槽;4、控制单元;5、手柄;501、内凹圆弧;6、第二凹槽;7、激光测距仪;8、检测板;801、凸耳;802、通孔;803、检测面;9、接触传感器;10、工件;11、螺栓;12、显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76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摄影补光灯
- 下一篇:一种带有保护电路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