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纺织拒油织物的纺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8411.9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2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可帅;黄国庆;许多;孙世超;范航;刘彦洋;王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所 |
主分类号: | D01H13/30 | 分类号: | D01H13/3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织 织物 纺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拒油织物的纺纱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纺织拒油织物的纺纱装置,包括对长纱进行注液的注液机构,所述注液机构包括两个夹板和驱动件,两个所述夹板相对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层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内浸湿有拒油整理剂混合液,所述长纱经过两者之间,驱动件驱动两个夹板相互靠近使得海绵层与长纱接触或彼此远离。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纺织拒油织物的纺纱装置,采用浸液机构,拒油整理剂混合液浸入海绵层,在长纱绕过两个夹板之间的海绵层时,被浸入液体,即携带拒油整理剂,进入成纱三角区,形成表面长丝包覆具有拒油功能的纱线,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纺织拒油织物的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用拒油整理剂处理织物,在纤维上形成拒油表面的整理工艺过程。整理后织物的拒油表面张力低于各种油类的表面张力,使油在织物上成珠状而不易透入织物,从而产生拒油效果。经过拒油整理的织物,兼能拒水,并有良好的透气性。
现有技术中用拒油整理剂处理织物的操作一般都结构很复杂,或者是操作起来比较麻烦,给工业设备带来比较大的成本,同时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用于纺织拒油织物的纺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纺织拒油织物的纺纱装置,包括对长纱进行注液的注液机构,所述注液机构包括两个夹板和驱动件,两个所述夹板相对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层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内浸湿有拒油整理剂混合液,所述长纱经过两者之间,驱动件驱动两个夹板相互靠近使得海绵层与长纱接触或彼此远离。
优选的,所述夹板为中空夹板,其内部设有腔室,所述腔室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液口,所述夹板设置有海绵层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腔室相通的多个漏液孔。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两个气缸,一个所述气缸与一个所述夹板传动连接,另一个气缸与另一个所述夹板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注液机构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通过两个进液管分别与所述进液口相通。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上设有打开或关闭其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纺织拒油织物的纺纱装置,采用浸液机构,拒油整理剂混合液浸入海绵层,在长纱绕过两个夹板之间的海绵层时,被浸入液体,即携带拒油整理剂,进入成纱三角区,形成表面长丝包覆具有拒油功能的纱线,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纺织拒油织物的纺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长纱;2-注液机构;3-夹板;31-腔室;32-进液口;33-漏液孔;4-驱动件;41-气缸;5-海绵层;6-储液罐;7-进液管;7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纺织拒油织物的纺纱装置,包括对长纱1进行注液的注液机构2,注液机构2包括两个夹板3和驱动件4,两个夹板3相对间隔设置,两个夹板3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层海绵层5,海绵层5内浸湿有拒油整理剂混合液,长纱1经过两者之间,驱动件4驱动两个夹板3相互靠近使得海绵层5与长纱1接触或彼此远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所,未经武汉纺织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8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水快速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纺织抗水织物的纺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