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输出口设置有防粘结构的标签色带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8749.4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1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郭晋鹏;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泽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2/00 | 分类号: | B41J32/00;B41J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设置 粘结 标签 色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输出口设置有防粘结构的标签色带盒,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标签输出口,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双面胶卷;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安装有防粘辊轮和设有标签压合通道,所述标签压合通道的输出端连接标签输出口,所述防粘辊轮位于靠近标签压合通道的双面胶输入端处,且所述防粘辊轮的表面设有若干根沿辊轮轴心方向间隔分布设置的环形凸筋。这样,即可极大地减小了胶带的粘性面的接触面,既避免了传统导辊与胶带的粘性面粘在一起,保证胶带输出顺畅,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又保证胶带的粘性面的粘性,与覆膜粘合质量有保障,打印质量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标签色带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输出口设置有防粘结构的标签色带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标签色带盒的内部均安装有双面胶卷、碳带卷和覆膜卷,并在相应的送带位置处设有导带的导辊,以将胶带、碳带和覆膜送至标签压合通道。但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导辊都是表面光滑的圆柱体,当胶带经过导辊时,其整个粘性面与导辊的光滑表面接触,接触面非常大,从而导致在传输过程胶带与导辊粘在一起,无法传输,影响正常打印性能,或者因粘力较大导致在分离过程造成粘性面损坏或胶带变形或胶带输送位置发生偏移,使标签质量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极大地减小了胶带的粘性面的接触面,既保证胶带输出顺畅,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又保证打印标签质量的标签色带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输出口设置有防粘结构的标签色带盒,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标签输出口,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双面胶卷;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安装有防粘辊轮和设有标签压合通道,所述标签压合通道的输出端连接标签输出口,所述防粘辊轮位于靠近标签压合通道的双面胶输入端处,且所述防粘辊轮的表面设有若干根沿辊轮轴心方向间隔分布设置的环形凸筋。
进一步地,若干根所述环形凸筋与防粘辊轮同轴心。
进一步地,若干根所述环形凸筋等间距地相互平行的均匀分布在防粘辊轮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凸筋是表面为圆弧形的筋条。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凸筋与防粘辊轮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装配一起的面盖和底壳,所述底壳上设有所述标签输出口和标签压合通道,所述防粘辊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壳设有的辊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标签输出口、标签压合通道和辊轴与底壳为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极大地减小了胶带的粘性面的接触面,既避免了传统导辊与胶带的粘性面粘在一起,保证胶带输出顺畅,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又保证胶带的粘性面的粘性,与覆膜粘合质量有保障,打印质量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在输出口设置有防粘结构的标签色带盒打开面盖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在输出口设置有防粘结构的标签色带盒中防粘辊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中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泽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泽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87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